【乡村振兴】赋能聚力笃志敏行,培育乡村振兴"软实力"!



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宾居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在育民、惠民、富民上着手,在富德并重上发力,产业、人才、精神、文化“多维”并进,培育乡村振兴软实力,助力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富足富裕。


产业先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不断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优质水果3万亩,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柑桔示范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发展葱蒜、秋蚕豆、豌豆等错季蔬菜2.8万亩,生猪、奶牛、肉牛等牧业全面发展。扶持建立电商、微商交易平台32个,培育电子商务企业3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7个,打造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3个、州级示范社4个、县级示范社1个。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度,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实现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技术赋能,筑牢乡村振兴关键点
秉承“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理念,结合宾居产业发展特点,通过专家讲座、现场观摩、实地考察等方式,组织产业工人培训14期1000人(次),让更多群众代表、种植大户综合学习科学种植方法,掌握现行标准化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及效益。积极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因地制宜举办“乡村振兴·女子学堂”培训班,进行家庭教育和家风宣讲、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法律知识宣传,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学习平台,不断增强本领和技能。积极鼓励公司、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扶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发展电商产业,组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班,充分吸收残疾人、水库移民等参加培训。2021年全镇电商销售总额超6000万元,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文明聚力,助推乡村振兴新风尚
为打造优美村风、民风,宾居镇广泛开展省州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并强化先进典型的作用发挥和社会监督,以龙口村委会为示范村全覆盖开展农村新时代“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068户。依托镇级文明实践所,授牌文明实践站8个,登记文明实践点82个,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余场次,评选并表彰了“五好老人”17人、“孝亲好儿女”16人。广泛开展“学好身边人,做好当下事”活动,用活用好农村道德讲堂,及时宣传报道先进的身边人、身边事,在全镇传递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的管理作用,改善村风民俗,让文明新风吹“靓”宾居大地。


文化加餐,打好乡村振兴民生牌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思路,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完善乡村文体设施,打好文体“民生牌”。全镇共建成了57个文化活动场所,8个农家书屋,成立了老年大学宾居分校、镇文联、洞经古乐学会、杨官滇剧团以及88支业余文艺团队,杨官赶马调传习所正式挂牌,8名非遗传承人被州县文旅局现场颁发证书。乌龙坝、毘村、宾居社区、杨官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举办红色文艺汇演、首届镇“党建杯”篮球赛,安装建党百年灯杆展板300余面,更新镇村展板8块,“宾居清风”开设“庆祝建党100周年”专栏发布相关信息29条,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通过宣传标语、文化墙、群众会议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务实固本中凝聚精神力量。

图文/王梦瑶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