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朵朵羊肚菌,开出乡村振兴“新视野”



青山畔、绿水旁
一排黑色的大棚格外显眼
大棚内
一簇簇羊肚菌冲出土壤
允吸着大地给予的养分
悠然撑开了褐色的“小伞”
而这一朵朵“小伞”
也开出了
宾川县拉乌乡集体经济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羊肚菌素有“素中之荤、菌中珍品”的称号,因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野生羊肚菌产量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成为“大众消费品”;在人工培育羊肚菌取得实效及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羊肚菌种植的发展前景逐步显现。

拉乌乡正是瞄准这一发展前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契机,在云南省委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的支持下,经过反复考察及研究,于2020年在拉乌村藤子地小组建立起占地10亩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并通过拉乌村委会与宾川县宏顺劳务专业合作社达成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开启了羊肚菌种植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探索之路。

拉乌村委会总支书记、合作社负责人 张毅
经过两年的种植探索,期间也经历过类似降温减产的问题,但也丰富了我们的种植经验,为下一步的扩大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推广,既打了预防针,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为当地的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据张毅介绍,每年羊肚菌种植的人力成本约3万元,在建棚、拆棚、采收等过程中都需要大量人力,最多的时候一天就需要十五、六人,且大多都是本地的脱贫户,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逐步带动脱贫户收入的增加,也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近年来,拉乌乡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持续探索产业发展之路,在新兴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脱贫户”的模式,带动60户脱贫户养殖绿壳蛋鸡4000余羽;在全乡形成重楼、玄参、青笋等林下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助力西门塔尔牛、三文鱼、生态土鸡等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并围绕“文旅活乡”理念,持续打造“核桃谷”文化旅游长廊。

拉乌乡党委书记 赵嵩
拉乌乡是国家级生态乡,在生态种植业、养殖业及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有着天然优势,我们将依托这一优势,在稳住核桃产业的基础上,着力于新兴产业的培植和实验,逐步改变单一的传统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群众的收入构成。
图文/杨运政 张 毅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 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