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让“桥梁”更宽“纽带”更紧  齐鸣产业发展“协奏曲”


宾川县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主动创新作为,通过加强“两新”组织建设,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争取资金科技投入,不断让群团组织的“桥梁”更宽、“纽带”更紧,齐心协力共同演奏好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强引领,鸣响组织凝聚“协奏曲”

宾川县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团建”,运用多种载体,加强对“两新”组织及非公企业的政治引领,注重组织建设,不断建强战斗堡垒,增强其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有效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县妇联相继指导成立宾川县电商协会妇女联合会、乔甸镇托阳幼儿园妇委会等,县总工会指导全县重点农业企业及时成立基层工会,工商联扎实推进乡镇商会换届和登记工作。目前,全县有基层妇联组织185个,其中“两新”组织中建妇女组织30个;有团组织657个,其中“两新”组织建团组织21个;全县“两新”组织中建有工会100个,其中非公组织建工会92个;有直属商会会员725个,其中企业会员178户、团体会员27个。


重培训,鸣响素质提升“协奏曲”

各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千方百计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努力提高分布于全县10万余劳动力的生产技能水平,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县总工会依托农业合作社、职工(工匠)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对葡萄、柑桔、石榴、青花椒等产业工人开展技能培训400余场次30000余人次,广泛开展种植、采摘、包装、储运等多元素劳动竞赛,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技能。团县委依托青创联盟等平台,积极组织宾川青年开展创业就业线上线下培训10期,组织150余名大学生与电商创业者开展产品推广交流。县妇联采用“实地+课堂”多形式,围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家风家教、实用技术等内容举办“女子学堂”,开展培训300余场次覆盖群众20000余人次。县工商联组织6期1000多名民营企业人员开展多项培训,选送200名企业家参加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班学习培训,推荐50多名企业家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学习深造。

增效能,鸣响资源集合“协奏曲”

宾川县群团组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为全县产业发展争取资金和科技投入。近年来,县工商联、县妇联、团县委坚持做好“贷免扶补”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2021年共发放贷款259户4653万元,带动近800人就业,2022年还将做好300余户的承贷工作。同时,积极开拓新领域,县妇联在全省创新推出“巾帼贷”为86户企业、合作社及个人争取贷款6621.5万元。县总工会积极打造高标准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目前投入资金近7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和产业工人培训等,已建成基地3个,年内将完成建设5个。在科技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县科协持续发力,借助新媒体推出网络直播课堂,邀请种植专家通过视频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共发布视频12期、浏览16000多人次;在全县创建各类种、养科技示范园和农场267个,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4个,牵头建立葡萄、柑桔、石榴等农业科技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新型职业农人达3670人,切实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县农业产业稳定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图文/马青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