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平川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抱团发展异地置业”发展模式,整合平川村、底么村在区位、产业、资金等方面的不同优势,打造100亩现代农业阳光玫瑰种植示范基地,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逐渐实现了集体经济在爬坡过坎中“破茧成蝶”。



在平川镇底么村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内,一排排葡萄藤架排列整齐,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透亮圆润,让人垂涎欲滴。
平川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马 赛
今年,葡萄基地预计销售额250万元以上,平川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万元以上。



2019年,平川村、底么村紧紧围绕镇党委制定的“抱团发展异地置业”发展模式,共同参与启动平川镇产业扶贫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在底么村集中流转土地,新植100亩阳光玫瑰葡萄。项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组建宾川县民富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150万及原挂钩单位大理技师学院补助资金41万元作为平川、底么村入股资金,项目所在地农户土地入股,平川、底么村组干部及农户筹资340万入股。
底么村党总支书记
吴明仙
我们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管理,以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高效便利的销售渠道、优良的品质等示范带动,激发群众活力,在产业发展上求得突破。

1
2

项目开始之初,村民们对于项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项目的相关政策认识不到位,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两村党员干部纷纷带头行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通过耐心讲解,细心引导,为村民们答疑解惑,最终村民们积极参与到项目工作中。




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项目,为了确保种植出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在两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由平川村组织成立的宾川县民富旺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运行管理,并积极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两村党总支加强与县上葡萄专家的联系,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和提供支持等方式,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技术水平;针对村干部思想禁锢、发展经济办法点子不多等情况,镇党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安排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拓宽眼界,借鉴先进经验,避免发展误区。



由于管理精细,技术到位,2021年,平川镇产业扶贫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首次开园,收入便达179余万元,其中,平川村、底么村两村集体经济达收入15万元以上,带动周边相关农户户均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平川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马 赛
通过打造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实现了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有机统一, 为平川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蹚出了一条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路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规模化的大棚葡萄种植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葡萄产业,聘请当地农户到基地内务工增加收入,让当地党员群众从固有的发展模式和封闭思维中走出来,掌握“造血”能力,推动当地从传统产业向高效产业转型。
村民 胡云龙
经过政府的帮扶政策,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感,特别是底么阳光玫瑰葡萄基地项目实施后,我们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下一步,平川镇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党组织+合作农场+托管经营”“互联网+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凸显古底中和葡萄种植、盘谷大棚葡萄种植、得底么柑橘种植、东升软籽石榴种植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功能,以党建引领辐射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文/李永松 白乘仲 王俊斯 杜春嘉 李鲜(实习)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