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县域医共体建设,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近年来,宾川县积极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县乡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全县建成二级医疗机构达4家(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宾川五州医院),县人民医院“六大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全县10家乡镇卫生院和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通过省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和慢病管理中心创建,4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心脑血管救治站验收,县域内就诊率达97.24%,其中基层就诊率达70.53%。


集中采购+取消加成+检查结果互认
破解“看病贵”
执行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有效降低群众医药费用。以县人民医院为例,共取消加成收费医用耗材105种,带量采购的药品共涉及18种,药品最高降幅达97%,最低降幅达23%,平均降幅为77%。同时,严格控制检查费用,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单位检查结果均互认共享,避免重复检查,让群众充分享受医改带来的实惠,破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一站式服务+资源下沉+远程会诊
破解“看病难”
依托县人民医院建成的胸痛、卒中、创伤、心衰、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六大中心”,实现患者从120院前急救到心电、影像、检验、超声等检查及救治的一站式服务。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开展晋职下乡服务工作,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县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县中医医院获得云南省首家县级互联网中医医院牌照,实现互联网看病就医。打造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通过远距离传送相关资料,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会诊,真正做到“病人不动专家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目前以县人民医院牵头的心电、影像中心自县乡一体化实施以来,共为各基层医院开展远程心电诊断12万人次、远程影像诊断6万人次。


专家帮扶+技术创新+学科建设
破解“看好病”
与上海公利医院、大理州医院、大理州中医医院、大理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长期帮扶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医疗专家团队,建立张震、何云长、李军、陶中原等31个专家工作站,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上发挥好指导帮扶作用。以列入“千县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医院为契机,县人民医院逐步增设呼吸科、肾内科、肿瘤科等二级学科,同时申请发明专利3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5项,使之前很多需要到省州级医院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不出县就能得到治疗。

图文/杨艳梅 蒋加辉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