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党建引领,奏响团结进步“幸福曲”

近年来,宾川县宾居镇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全镇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奏响党建、文化、产业、民生、治理“幸福曲”。

建机制强党建,奏好同心共推前奏曲。

按照高站位布局、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学习的思路,组建“党政主要领导统筹、1名分管领导主抓、1名镇专职民族宗教助理员、8个村级民族工作信息员”的工作格局,铸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基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合,将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党组织“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学习,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截止目前,镇党委班子中有2名少数民族干部,占比18.2%,镇干部职工有15人,占比17.6%,镇第六届党代表中有15人,占比14%。

重思想强文化,奏好精神家园交响曲。

通过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奏响各族人民交往交流、共居共乐的精神家园交响曲,让“五个认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坚持党建带群建,镇工会、团委、妇联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用好用活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年之家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家风宣讲、送医送药、走访慰问、文艺汇演等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孝老爱亲模范”,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成立老年大学宾居分校、镇文联、延安精神研究会等社会团体,组建洞经古乐团、杨官滇剧团、杨官花灯团等80多支文艺队,搭建起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建成赶马调非遗传习所,申报赶马调、宾居花灯等11项非遗项目。利用元旦节、春节、建党节、敬老节等节假日,组织举办文体联谊活动,联系州县文艺队到宾居开展文艺综合培训和“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组织党员干部唱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到周官营、海稍新庄等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乌龙坝完小校长常德亮筑梦深山四十载,将白族的霸王鞭、服饰、白族话纳入地方课程中,教活传承白族文化,筑牢共同体意识。

夯产业振经济,奏好幸福生活奋进曲。

抓实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奏响各民族幸福生活奋进曲。以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为群众的增收致富果,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柑橘示范镇,乌龙坝豌豆、蚕豆、白芸豆产业成为致富“金豆豆”,葡萄、葱蒜、生猪、奶牛、肉牛、烤烟等优势农牧产业健康发展。大理越析农牧公司产供销一体化、乐鑫包装公司纸箱生产、龙泉饮品公司瓶装水生产线、热宝农业公司大蒜分拣包装生产线、橘葡仓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清水河进出口公司、大理聚能投资公司等重点工业企业经济稳步增长,累计实现产值23.24亿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扶持建立电商、微商交易平台32个,2021年网络农产品销售额超6000万元。以“乌龙坝魅力草甸—大王庙仁慈湖休闲体验—龙泉温泉养生旅游”一线三景区为依托,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初步形成。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4358元增加到20600元、年均增7.49%。

顾大局保民生,奏好共同发展协奏曲。

立足本职,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把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干部、扶贫结对帮扶贫困户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延伸,顾大局保民生,奏好共同发展协奏曲。利用春节、七一、八一等节假日,走访慰问贫特困党员、军属、部分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把党的温暖送到基层。完成乌龙坝和大王庙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以及王庙沟输水渠建设和乌龙坝水利整村推进,老村-大箐-李子园公路硬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常态化开展防止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采取帮扶单位党员与各族群众“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包户帮扶活动,2019年,全镇293户、1024人全面脱贫,实现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突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983元增至2020年的11262元,年均增长24.78%,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抓基层重治理,奏好和谐共建进行曲。

组织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各族群众同心共治社会事务,奏好各族群众平等团结、和谐共建进行曲。制定出台《宾居镇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宾居镇少数民族服务指南》,对全镇少数民族登记造册,其中常住人口3412人、流动人口381人,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反诈宣传、普法讲座、阳关法庭等活动。打造“订单式”普法模式,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建立“网格化+人民调解”工作机制,解答法律咨询、接待群众来访、调处民间纠纷等2371件,对安置帮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包保稳控,清河社区创建为州级“无邪教示范社区”,龙口村、清河社区创建为“平安家庭”示范村。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建成清河、毘村、宾居治安防控体系。宾居派出所荣获“三等功”2次,宾居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在全镇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和和美美一家人”的生动和谐局面。

图文/杨艳梅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