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水果之乡”宾川的七彩金秋

宾川县以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全县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水果品种不断优化、面积不断增加,以葡萄、柑桔、软籽石榴为主的特色优质水果总面积达32.6万亩,总产77.15万吨,总产值70.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位居大理州第一、全省前列。获得了“中国水果之乡” “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等“国字牌”称号。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金秋八月,宾川20多万亩葡萄、石榴与核桃、稻谷、包谷交相成熟,展示七彩金秋秀美画卷。

 
 

宾川石榴的“领头雁”——宾川县农民石榴研究协会2012年引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通过近十年的种植发展,种植规模超过10万亩,给果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该协会又结合宾川石榴产业发展现状,筹资300余万元,于2019年从中国农科院购买首席石榴专家曹尚银研发的“天使红”“华光”两个新品种石榴专利进行实验示范种植,调整石榴品种结构,为宾川县石榴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8月下旬,走进协会展示园,32亩“天使红”“华光”超软籽石榴已经退袋,红艳艳的石榴挂满枝头,将石榴园展示区装点得红红火火,着实耀眼。

绿

绿
 

“悠然令山下,满园葡萄香”。走进大营镇排营村委会甸头村豹子窝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淡淡的玫瑰香味沁人心脾,一串串个头饱满、色泽鲜亮、翠绿欲滴的葡萄挂满枝头,即将开园售卖,看着大家一年的辛苦努力即将获得回报,基地负责人杨傲锋和村民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2005年至2006年,宾川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引进“克瑞森”“优无核”“维多利亚”等葡萄品种,规模化种植葡萄1.6万余亩。随着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17.26万亩,原来的主打品种“红提”减少到60%左右,“克瑞森”约占20%、“阳光玫瑰”约占10%,出现了“红玫瑰”“深红无核”“妮娜皇后”“A16”等高端葡萄产品,实现了品种多元化发展,涵盖早、中、晚熟10多个品种,葡萄销售期达100多天。葡萄产业已成为宾川产业链最完整、农民受益最多、发展潜力最好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宾川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早熟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

眼下,虽然不是宾川优质柑橘成熟季,但作为曾经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宾川一刻也没有放松粮食生产,着力做好玉米制种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由云南宏伟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新品“宏伟868”,因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突出特点,深受种植户喜欢。目前,该公司培育的“宏伟868”“宏伟898”“宏伟2号”三个玉米良种获得国家《品种权证书》,“宏伟868”品种比对增产增收达到23.1%;“宏伟1号”“宏伟9号”“宏伟18号”三个品种通过省级审查,制种面积达到4000余亩,年制种达到100万公斤,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得到农户称赞。

8月22日,宾川县金牛镇大江股山头上村实施玉米良种攻关新成果、新技术种植田间,种植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宾川将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促进玉米产业良性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到国家级生态乡——宾川县拉乌彝族乡,一山山的原始森林茂密枝繁,遮天蔽日;一箐箐的优质核桃绿到山顶,郁郁葱葱;这里,一曲曲动听的山歌响彻山村,优美悦耳……一山山的翠绿、一箐箐的翠绿,到处都是宛若绿色飘带的核桃谷,铺山盖箐,青翠葱茏, 15.6万亩优质泡核桃成熟采收,产量可达到3000吨,继续担纲宾川山区群众增收的“金果果”。

金秋九月,“果城”宾川县大街小巷里,金色的芒果刚刚收获,沉甸甸的桂圆挂满枝头,空气中洋溢着淡淡的果香。田间地头,到处是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丰收的喜悦从心头溢上了眉梢。

“十四五”期间,宾川县将突出“两果”优势,全面提升全县水果产业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引领,稳步推进葡萄品种改良中心建设,建设1个10万亩葡萄走廊和5个万亩、20个千亩、100个百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到2026年,早熟鲜食葡萄、晚熟柑桔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达42万亩,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222亿元,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乡。


图文/杨宏毅  邓永凤  白乘仲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李丹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