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尼萨村:科技赋能强本领 移民发展后劲足
12月1日至8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金牛镇联合在彩凤村委会易地扶贫搬迁点尼萨村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能培训班,56名搬迁群众系统学习柑桔、石榴修剪、病虫害防治及莴笋种植技术并通过结业考核。
为了让搬迁来的98户358名傈僳族和彝族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金牛镇持续加大对尼萨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和科技帮扶力度,县、镇农业部门在尼萨村组织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示范”项目,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农技服务组”的帮扶模式,2018年在尼萨村帮助群众统一规划种植水果354亩,其中沃柑56亩,突尼斯软籽石榴298亩,宾川县园艺站、金牛镇农业组共派出5名科技人员,全程指导尼萨村的水果种植。2020年4月以来,农技服务组共开展果树栽培集中培训4场次、田间指导8次,农科员手把手向农户传授柑桔、石榴标准化生产技术,并组织村民到力角镇软籽石榴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学习天使红、华光软籽石榴新品种种植技术。
金牛镇农业组高级农艺师 代淼鑫
尼萨村村民 杨招
为激发易地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2018年镇政府在尼萨村举办了2期砌筑工培训班,培训103人;结合尼萨村水果产业发展,2020年来,先后举办特色果蔬种植、家政服务、农艺工和家电维修6个培训班,共培训学员343人次,其中参加学习的建档立卡户脱贫户有275人次,经考核合格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技能培训与科技帮扶项目的实施,为尼萨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尼萨村沃柑亩均产值达到8100元,石榴亩均产量突破3000市斤,亩均产值达4500元,全年水果收入达到182.7万元。同时,村民们还在石榴园里套种花生、黄豆和莴笋等作物,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增收基础。尼萨村群众种出甜甜的果子,过上了甜甜的日子。


随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致富底气和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自2020年起,尼萨村每天有130人左右实现就地就近务工,每人每月务工时间在15天左右,其中,云福公司季节性用工30余人;在县外省内务工6人,在省外务工6人,每年可增加村民收入280余万元。
摘帽不摘帮扶,“扶上马”再“送一程”。政府买单,“订单式”培训,把实用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为易地搬迁脱贫群众致富搭建了一个良好学习平台。从果园托管到自主经营,从一无所知到生产技术提升,科技帮扶让群众在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中“蓄能充电”,促进了尼萨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增强了发展后劲,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文/沈洪斌 彭丽华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