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营镇:解锁红色“密码” 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大营镇深入挖掘赵醒吾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统筹谋划,全力抓项目、话传承、惠民生、聚力量、促发展,擦亮红色文化“金字招牌”,推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大营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推进北伐的谋士,被称为“拎着脑袋求真理的青年”赵醒吾的故乡。近年来,大营镇先后争取到大营河河道治理等10个项目共3372.4万元资金,按照“以河为轴、点线面布局”思路,在大营河沿岸打造了长约2公里的赵醒吾红色主题文化长廊,既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又改善了乡村面貌,推动了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成了生态长廊、经济走廊、党建文化长廊、乡村振兴示范长廊“四廊合一”的高颜值“红色纽带”,为美丽乡村添“绿色”,为群众致富添“金色”,为乡村振兴添“红色”。2023年,大营河及走廊入选全省“绿美河湖建设典型案例”、全州“一县一路”绿美公路、全县“最美河道”。


创新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和宣传推介,“红色+文旅”打造赵醒吾红色文化广场、廉洁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民族团结广场,串点连线,推出一条“红色+”复合型精品旅游线路,让红色品牌价值彰显。2023年,文化长廊被命名为宾川县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点,成为社会各界缅怀革命先烈,开展学习教育的IP“爆点”。



举办赵醒吾红色文化大讲坛、红歌演唱会、红色诗歌朗诵会暨组歌首演等系列红色文化传承活动,以节促旅、以旅兴文,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2023年,大营镇被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予“红色诗歌小镇”称号,共吸引大理州内外5500余人参观学习“打卡”。大营镇也从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变为如今远近闻名、乡村旅游火爆的“红色小镇”,新的文旅IP“流量”正加快转化为“留量”和“增量”。
图文/邓永凤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