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生活在宾川】错季也有“不错”的甜蜜

寒露已至,天气逐渐转凉,宾川县乔甸镇大部分葡萄园都已进入休眠期,但在石碑村的一隅,农户陈壮兴的葡萄大棚里,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红提葡萄却还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

在陈壮兴妻子的热情介绍下,记者得知这是反季节上市的“错季葡萄”,比传统的葡萄晚2-3个月,通常在11-12月上市销售,与传统葡萄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错季葡萄避免了与传统葡萄的竞争,价格相对较高,能为农户们带来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新鲜、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错季葡萄能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季节品尝到新鲜葡萄的愿望。

“刚开始,我们也是想着试一试种植错季葡萄,从1亩慢慢扩大到今天的规模,去年我家的葡萄平均售价达到7.5元/斤,亩产量稳定在6000-7000斤左右,整体收益还是非常可观。”陈壮兴说道。

作为乔甸镇首个敢于尝试错季葡萄种植的农户,起初他们对于这种新型种植技术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在陈壮兴夫妇不断学习和努力下,他们的种植规模现已扩展至20余亩,总产量达到60余吨,凭借其葡萄的优良品质在高端水果市场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量,成为当地新农人创新实践的典范。

近年来,乔甸镇葡萄产业在一批批新农人的推动下,正逐步向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熟期分布合理的发展模式转变。错季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的同时,产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提升,有效带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这一变化,不仅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更是新农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生动写照。

“为满足农户需求,我们定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及农技站的专家到田间地头针对错季葡萄种植进行现场指导,为农户们解答疑惑。全镇错季葡萄品种以红提、阳光玫瑰、蓝宝石为主,2023年产量分别达到235吨,产值350余万元,整体呈良好态势。”乔甸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豪克说道。

下步工作中,乔甸镇将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高标准精品示范园,广泛培育果业新农人,推动高原特色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广大果农增收致富。

END


图文/ 张宸源 龙筱瑜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