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宾川】宾川文化面孔——杨宏毅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杨宏毅老师摄影作品
    《走宾川》一部用热爱与深情书写的小城史诗
                                                                      文/杨秀萍

在滇西这片充满诗意与传奇的土地上,有一座宁静而美丽的小县城——宾川。这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孕育出无数璀璨的文化明珠。而杨宏毅,便是这方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以摄影和写作之名,为宾川奏响了一曲动人的赞歌,《走宾川》一书的结集编印,更是他献给家乡的一份厚礼。

杨宏毅,一位1965年5月出生的彝族汉子,在宾川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他是宾川县融媒体中心的高级编辑,是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全省广电推荐的“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是拥有三级教授头衔的知识精英,更是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和作家协会的会员、首届“白州文化名家”。他的履历,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记录着他在新闻、摄影和写作领域的辉煌成就。

他曾担任过宾川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宾川县广播电视台台长等职务,领衔创办宾川电视台。在那些岁月里,他的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着宾川的点点滴滴。他先后创办并编辑播出了《宾川新闻》《关注》《警坛聚焦》等18个广播电视栏目,每一个栏目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成为了宾川人民了解外界、知晓家乡的重要窗口。

他不仅仅满足于在新闻领域的耕耘,更将目光投向了摄影和写作的广阔天地。在他担任广播电视台台长期间,就常常扛着摄像机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无论是重大的节日庆典,还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他都用镜头一一捕捉。他深知,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正是小城历史的一部分,是小城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用文字描绘着宾川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他策划创办的新媒体“今日宾川”微信公众号,更是为宾川的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他参与编辑出版了众多书籍,如《行走宾川山水间》《游在宾川》《朱苦拉的遇见》《龙腾大永》《虎跃宾南》《热区广电放华彩》等,这些书籍不仅是宾川广播电视文化的历史见证,更是他对家乡文化传承的无私奉献。

为了编辑好《走宾川》这本书,杨宏毅几乎走遍了宾川的每一个角落。他深入到偏远的山村,与当地的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故事;他登上高山,俯瞰小城的全貌,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类的渺小;他探访古老的寺庙和遗址,追寻历史的足迹,探寻小城的文化根源。每到一处,他都会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如今《走宾川》这本书的结集编印,无疑是他人生中的又一个里程碑。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宾川的时光之门。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他镜头下对宾川历史的定格,记录着宾川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从古老的村落到现代化的城镇,从传统的农耕生活到蓬勃发展的产业,他用镜头捕捉到了宾川的发展与变迁。而书中的文字,更是他对宾川的深入解读和情感抒发。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宾川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宾川的温度和气息。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鸡足山的雄伟壮丽,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可以领略到朱苦拉咖啡的独特韵味,那浓郁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历史故事;可以感受到宾川人民的热情好客,他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书中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充满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让人读来心生感动。

除了在事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杨宏毅还是一个谦虚低调、孝老爱亲的好男人。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荣誉和成就,总是默默地为家乡的文化事业付出着。他对待长辈孝顺有加,对待家人关怀备至,对待同事平易近人,是身边人学习的楷模。

《走宾川》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宾川的旅游指南或文化读物,更是一部用热爱与深情书写的小城史诗。它让我们看到了宾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我们更加了解这座小城的魅力和价值。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杨宏毅的坚持和执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杨宏毅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爱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风景。《走宾川》这本书,就是他用心和爱绘就的一幅美丽画卷,它将成为小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我们对宾川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一起跟随杨宏毅的脚步,走进宾川,去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吧!

作者/杨秀萍

编辑/杨宏毅 杨秀萍

责编/李丹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