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人耪“田”有多牛,看完这些就知道!

【今日宾川】宾川人耪“田”有多牛,看完这些就知道!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8-03-28
中立 #成果信誉

近年来,宾川县以促转型、抓创新、创品牌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春三月,走进宾川县宏源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示范基地,葡萄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郁郁葱葱一片喜人景象。近年来,宾川县大力推广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技术,总结形成《技术规程》指导全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宾川县宏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铁余斌告诉我们,这项技术的推广运用不仅起到了促早熟、提品质的作用,还能节约劳工成本。

宾川县宏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铁余斌:“因为通过这些措施,一个是促早,质量也提升起来,价格自然也就有大幅的提升,这几年,像我们这几块基地,基本上均价都能在8至10元一市斤,比起我们以前肯定要高起来两三块钱。我们这几个基地,产值基本上在4-5万之间一亩。”

据了解,2017年,宾川县通过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技术共发展种植葡萄17.13万亩,产值29.19亿元,同比增4.3亿元。此外,还大力推广既增加收入又改良土壤的果蔬间套种技术,全县共发展果蔬间套种28.2万亩,年增加产值2.16亿元。

宾川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学辉:“在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转型方面,我们还重点抓了柑橘无病良种苗木繁育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香葱、大蒜等特色优势产业,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我们抓紧制定宾川冬桃、软籽石榴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持续加强射板、杀虫灯、性诱剂、水果套袋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的示范推广,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实现全县高原特色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到向,由高成本、高收入转向既节本又增效。”

在抓创新方面,宾川县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庄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挖掘和整合宾川佛教、历史、民俗、侨乡、农耕等文化,将农业发展与休闲观光相融合,发展集餐饮、住宿、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将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风光产业”。

宾川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学辉:“目前全县共培育了省、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69个,现代农庄26个,现代家庭农场161户,通过培育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我们县的产业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品牌创建方面,宾川县积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名牌农产品争创和商标注册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品牌化水平。

目前,“兴侨”“缘成”牌葡萄和“宾杰”牌柑桔、“爽馨”牌石榴等3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涉农商标获省级著名商标,1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宾川红提葡萄”和“宾川朱苦拉咖啡”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宾川柑桔”和“宾川朱苦拉咖啡”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川金丰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7年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楼铁源”牌葡萄、“七彩云秘”牌葡萄和“禧年”牌石榴被评为2017年云南名优水果。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开展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宾川红提葡萄”以18.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43位,是云南省入围的第一品牌。

宾川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学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思路,坚持不懈抓好宾川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镔 李永松 报道     小酸橙/编辑

吴松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