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官村:“网格化”兜底维稳 “零距离”服务群众


近年来,金牛镇罗官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这一目标,采用“党建+网格”方式,将党组织覆盖到网格上,把党员的力量汇聚到网格上,全力推进村、组、户三级网格兜底式维稳工作,“全时空”守护基层平安,“零距离”服务广大群众。

组织引领画好“同心圆”。充分发挥村党总支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火车头”作用,成立由镇挂钩领导任组长,村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乡村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在全村设置村级网格1个,配备一级网格长1人、网格员2人;设置组级网格19个,配备二级网格长1人、网格员45人;设置户级网格135个,每10户-15户设立1个网格员,配备三级网格员135人。统筹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部门力量参与重点人员管理帮教、村组治保调解和日常巡查工作,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先后在辖区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30个,发动企业和农户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246个。在罗官形成村党总支统筹、部门联动、村组户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凝聚乡村社会治理强大合力。

党员带头攥成“硬拳头”。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排头兵”作用,配齐配强“三级网格”人员,明确网格长、网格员主要由镇村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担任,在选配的135名户级网格员中,有党员62人、县镇两级人大代表6人、村民代表19人。把矛盾纠纷排查、森林防火、疫情防控、殡葬改革、客事办理、集体“三资”管理、安全生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人居环境整治和民生保障等纳入“三级网格”管理范围,明确各级网格区域和网格员管理职责。5月初,从年轻党员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中挑选出18名精干人员,充实到罗官村义务综合服务队,分组分片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并对重点区域每天进行早中晚3次巡查。村“两委”与辖区1716户农户及辖区的个体经营户、经营摊点签订以包环境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门前四包”责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及监督管理。村组两级将网格化管理工作列入年终考核重点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群众参与形成“聚能环”。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三级网格长、网格员沉入基层,每月对重点户进行一次入户,每季度对普通户进行一次入户,每半年做一次分析研判,年终进行分析总结。让网格长、网格员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意,在第一时间排查和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调处,并逐级上报。2021年1至4月份,全村共排查出一般性矛盾纠纷14件,已成功调解11件;排查出高风险户2户,中风险户45户,并逐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包保化解。4月底,各村组将兜底式网格管理包保卡发放并张贴到1716户农户家中,将“网格”管理触角延伸到户到人,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同时,运用广播、电视、微信、报刊等媒体和相关宣传资料,加大对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提升党员干部和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群众参与矛盾化解、治安防控、公共安全预警与应对等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同频共振的乡村治理体系。

通过实施“网格化”兜底式管理,进一步打通基层维稳的“毛细血管”,有效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提升全村社会治理水平,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图文/沈洪斌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