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副刊•学党史 悟思想】处可为之时,做有为之士
处可为之时,做有为之士
安宁中学高二(2)班 段雨杨
百年前,中国山河破碎,囯弊民穷;百年后,中国屹立东方,国富民强。中国顶住了100年的砥砺风雨,扛住了100年的沧海桑田,经历了无数的黑暗,最终迎来了耀眼的阳光,只为给那一批有为的青年之士创建一个可为的时代……
所谓可为,既是信念,亦是热爱,既是兴趣,又是勇气;所谓有为,既是成就,亦是担当,既是坚持,又是品质。
可为是那一条条通向成功的航道,有为便是那一个个脚踏实地不断奔跑的痕迹。可为是因,有为是果,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描绘出中国的宏伟蓝图。
可为是信念,有为是担当。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单霞、李慧、佘莎等一群又一群有着矢志不渝信念的青年,义无反顾地冲在前方,在这可为的时代实现自己的有所作为。他们放弃了灯火通明的温暖,选择了寂寥又陌生的黑暗;放弃了自己的安全,选择了人民的安全;放弃了舒适安逸的平庸,选择了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他们坚守着可为的信念,学着“大人”的样子穿上洁白无瑕的防护服,成为展翼的天使,只为实现自己的担当,实现自己的那一番有所作为。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在可为的时代里,更应树立可为的信念,创造自己的有为。
可为是热爱,有为是坚持。回望那战火纷争的年代,百姓民不聊生,涌现出无数以热爱济苍生,以可为保太平的仁人志士与民族英雄。鲁迅弃医从文,走上自己热爱的文学之路,用笔作武器,打醒中国那迂腐的思想,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李大钊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用新思想为困在牢笼中的中国打开一扇窗……如今,仍有那些不断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之人。袁隆平将自己的热爱化为毕生的坚持,拯救了无数的黎民,用可为之行,成就了中华拓荒人。吴孟超院士曾说过“即使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他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他满腔热忱,守望初心。这是医者仁心,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更是一名可为之士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所做出的有为之举……
可为是通向成功的航道,有为是奋力奔跑的脚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曾记得嘉兴南湖上那巨人般的呐喊,犹如春雷轰鸣,鸣醒了沉睡在东方的雄狮,似灯塔般照亮了漫长而阴霾的黑夜。日月山河间,用镰刀割开了迷雾,用铁锤掘出了生路,更用性命为新时代的我们开辟出了可为的航道。要想在可为的航道上成为有为之士,便需你我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将来融入中国梦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奋力奔跑,努力前行,成为能使中国梦实现的有为之士。
可为是因,有为是果。我们生活在伟大的中国,我们处于伟大的有为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已经时刻准备着迎接这路上的艰难险阻,怀揣可为之心,做有为之事,逢可为之时,成可为之志。
愿你我共圆中华之梦,启复兴之征程,成为国家之栋梁!
作者/段雨杨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