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大讨论征文】聚焦民生,着力绿色出行,全面推动宾川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着力绿色出行,全面推动宾川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

宾川县运政管理所所长  李进才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宾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宾川县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大投入,完善管理措施,努力建设绿色出行友好环境,形成了公交、出租、网约、共享单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公共交通网络格局,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但从总体上看,也还存在着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服务水平不高,运营不规范,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21年底,全县共有公交运营企业2家,城市公交线路3条,运营车辆15辆,全部已更换纯电动新能源车辆;城乡公交线10条,辐射坝区各乡镇,运营车辆52辆,目前均为燃油中型客车。两家公司划片经营,公共汽车公司经营县城区的城市公交及发往鸡足山、力角镇的城乡公交,立民公交公司经营县城发往乔甸、宾居、州城、大营的城乡公交车。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2家,车辆71辆,均为燃油车,车型多为国产品牌吉利帝豪;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企业2家,车辆26辆(其中燃油车21辆),自2021年9月起,所投放车辆均为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经政府研究现由交警和城管部门实施管理,目前县城区共有4家运营企业,投放共享单车2120辆。

由于宾川公共交通起步之初,按照县委政府先发展后规范的工作思路,所有公交出租运营企业均为私营企业,准入门槛较低,政府也未实施公共资源经营权有偿出让,无偿许可给企业经营,经营期限不明确,城市公交运营范围未划定。所有车辆除现有城区新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车外全部为驾驶员出资购车进入公司经营,经营者自负盈亏。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公交主体地位不明显。当前城区群众出行仅有少部分依靠城市公共交通,多数习惯私家车、摩托车、共享单车,甚至三轮车。主要原因有:一是城市公交网络不完善,线路单一,运营数量和趟次少,目前3条城区公交线还不能覆盖所有主要道路,比如金叶路(因与金牛路平行距离较近),车辆运营时候间隔为20分钟,有时因客观原因会更长,难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二是城区内三轮车较多,且运行机动、灵活、方便、成本低,且具有点对点、门对门的运行优势,始终成为部分群众出选选择,但三轮车在影响城市形象、造成交通拥堵、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严重滞约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宾川县委、政府也曾多次对治理三轮车问题进行过反复研究讨论,先后采取过发展出租车、挤退三轮车,制定入城办法、增加税费,强化管理、实施限行等措施,但因治理工作涉及面广、矛盾大、风险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三是群众安全出行、绿色出行观念不强,出行图方便、讲快捷,不论人多人少,距离远近,习惯于开私车、骑摩托、坐三轮,特别是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无论上下班还是接送子女上下学都是开私家车居多,目前出行选择公交车的多为城乡居民和部分城镇老年人。公共交通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确立。

(二)运营不规范。一是公司管理不规范。目前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均为私营企业,车辆多为驾驶员私人购买参与运营,公司收取相应管理费,由驾驶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导致公司包而不管、以包代管现象,经营者热线争着上、冷线无人跑,公司与从业人员之间责权利不统一、不明确,矛盾较多,运营管理松散,集约化、规范化水平不高。二是车辆运营不规范。城区公交招手即停,城乡公交超员超速、随意收费和乱拉乱跑,出租车议价不打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指导价未调整),网约车线上线下不合规,巡游组客跑专线等等。主要原因:一是公交站点建设滞后,目前除公共汽车公司建有3个相对标准适用的公交首末站外,城区仅在美丽县城建设过程中示范性地在金牛路新政府门口建设了1个站台,立民公交发车场点与建材商铺、集贸市场混合共用、进出交错。更无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未能实现按站点停靠,候车人也难以归点候乘。二是公共交通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文明行车意识不强,过多偏重于经济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从公司管理到车辆经营均达不到科学规范。

(三)服务不优。一是公交车线路单一、车辆少,出租车经营难、打车难,导致公共交通服务面不广,甚至县城周边部分学校、医院、商场等人流集散地未能零距离有效覆盖(比如宾川四中),加之营运车辆时段不频不密,难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需求;二是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运营中对乘客很少能提供温馨服务,虽然公交车内均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但由于是私营,一些军残老弱的优惠政策均未实施,甚至还有部分从业人员出现随意收费行为,且支付形式单一,多为现金或微信支付,一卡通等智慧化服务为零。三是全县公共交通领域见义勇为、好人好事等先进典型缺乏,窗口服务行业先锋模范作用不强。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及从业人员奉献精神欠缺,服务意识不强。

(四)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一是运营范围难以延伸,运力难以增加。主要原因是私家车增多,新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客运普遍严重下滑;二是燃油车淘汰,新能源投放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多数公交发往乡镇甚至农村,道路通行难以满足车辆通行。多数城乡群众出行分散,客流小,运营效益小,而新能源车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更多新能车辆投入运营,导致全县整个公共交通领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三、对策措施

(一)加强管理,做好引导。一要严格落实行业管理各项规定,全面加强对企业、人、车、道路各环节管理,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公共交通运营企业诚信考核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督促运营单位和个人依法经营,文明服务。二要加强对三轮车的管理,重点治理三轮车超员载人、闯红灯、随意调头等违法行为,同时严格执行原政府发布的限行通告,适时扩大限行范围,为公共交通健康发展运营提供良好环境。三要加城市道路管理,重点治理以路为市、乱停乱放行为,建议部分路段实施单行,比如老城区南环路,路面本不宽,现在又增划了停车位,新能源公交运行不畅。四是交通、公安、住建等职能部门要以开展“大理之问”答好宾川答卷为契机载体,多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公司、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认真分析当前公共交通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帮助企业、驾驶员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前客运市场下滑,效益不景气,中央燃补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从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近期,要以美丽县城工程为抓手,积极协调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加强道路路网优化和完善,有“断头路”的要打通,无信号设施的要补齐(比如县城至四中祥宁线岔口),有隐患的要坚决治理(比如全球通大道红星大商会段),同时,要加快城区公交站台、充电桩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交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加大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推进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努力建设绿色出行友好环境,增加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及生活理念,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对选择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宾川县运政管理所所长  李进才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