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风采 | 探访用脚步丈量安全路的铁路人

7.jpg

青春是一首悠扬的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普洱基础设施段西双版纳综合维修车间32岁的青年技术员法顺文,对青春的演绎,却是把勤奋与拼搏作为了青春的主旋律。入职9年,从普通接触网工晋升到技术员,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和执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出基层一线铁路职工平凡而又精彩的青春风采。

法顺文.jpg

2013年7月,23岁的法顺文从学校毕业走上了铁路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供电接触网工。铁路工作,尤其是铁路接触网工作,需要勤奋能吃苦,没有脚踏实地、沉下心来苦干实干的精神,保障铁路供电安全只能是一句空话。接触网专业技术要求高,工作强度大,经常在凌晨作业,除了日常对接触网设备巡检、维护等工作,在遇到突发故障时,为了不耽误列车运行,还要争分夺秒出动应急抢险,法顺文和同事们总是在与时间赛跑。

5.jpg

接触网作业是高空、高危、高压的“三高”作业,六米高空中的接触线工作电压高达两万五千伏,必须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才能保证劳动安全、保障铁路线供电安全稳定。法顺文每天工作间隙都捧着专业书籍认真研读,一有时间就往机具材料库房跑,反复操练。几年下来,整个接触网系统的构造、原理都刻在了法顺文心里,发生故障时他能迅速做出判断,拿出故障解决方案。通过勤学苦练,认真研究,他的业务技术水平进步明显,很快就熟练掌握了接触网工种的操作运用技能。

3.jpg

2021年中老铁路即将开通,施工建设如火如荼。7月中老昆万线普洱至磨憨段开始平推验收工作,根据工期要求,必须要在短短的2个月中要完成300多公里的接触网设备平推验收。为了打赢这场战斗,已经成为了业务骨干的法顺文带领30人的验收小组提前细化作业方案,结合在沿线各驻扎点的实际情况,明确责任划分,指派计划管理、缺陷库管理、料具管理、后勤管理等各环节的岗位负责人,制定奖惩机制,严抓作业纪律,提升队伍的战斗力。两个月的时间里,验收小组时时刻刻对设备质量进行严密卡控,累计出动了50个多个维修“天窗”,整改销记53000多处缺陷,确保了中老昆万线按时开通运营。

6.jpg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法顺文走上了西双版纳综合维修车间接触网技术员岗位,浑身充满了动力,这一动力来自于自己多年的辛勤汗水有了回报,充满了作为中老铁路的参与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他决心要在“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的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5.jpg
2.jpg

2022年8月的某个凌晨,西双版纳站没有了白天的熙熙攘攘,随着最后一列货运列车驶出站台,接触网“天窗”作业马上要开始了。轨道车作业车缓缓向前滑行,法顺文在作业平台上和作业组员一起检查设备,他们的眼睛盯着接触网设备每一处关键环节,突然,检查到042杆硬横梁时,一个黑影扑腾着从他们头顶闪过,多年的经验令法顺文心生警觉,他马上在对讲机中呼叫停车,然后爬上接触网硬横梁上检查,发现硬横梁吊柱顶部果然有鸟窝,一边清理一边叮嘱作业组要对全站接触网硬横梁吊柱进行无死角检查,这次作业,他们共计清理鸟窝10多处,消除了供电行车安全隐患。

4.jpg

中老铁路运营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其中国内段720万人次,老挝段130万人次;运输货物112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190万吨。“苦耕春前片片土,笑纳秋后粒粒珠”,看着一列列载满旅客和货运列车从他们维护的铁路上驶过,法顺文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他表示,将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中老铁路的平凡岗位上,时时刻刻发出璀灿的光芒。

1.jpg

法顺文说,“作为中老铁路上一名建设者,我从提前介入到静态验收,再到联调联试,一步步见证中老铁路顺利开通。在开通的一周年里,车间、工区面临大量的施工配合作业,车间干部和职工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保证施工配合作业能顺利进行。特别是第一个防洪期,西双版纳雨季降雨量特别大,雨后设备巡视出动频繁,车间班组对设备的接管运营付出了较多的汗水。但是看着一列列载满旅客和货运列车从我们维护的铁路上驶过,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中老铁路无小事,精检细修、精细运维,集中精力抓好中老铁路接触网设备维护,保证中老铁路安全稳定,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

本台记者 黄燕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