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风花雪月大理城 千年妙香佛国地——邂逅苍山洱海间的永恒诗篇


风花雪月大理城 千年妙香佛国地

——邂逅苍山洱海间的永恒诗篇


/王丽珊

 

2000多年前,当张骞凿通西域的驼铃尚在戈壁回响,古老的“蜀身毒道”已悄然翻越横断山脉,在波光粼粼的洱海之畔点亮了“叶榆”的文明星火。从南诏盛世赋予“大礼”之名,到段氏大理国定鼎“羊苴咩城”的六百年王都风华,“大理”二字早已沉淀为一部厚重的史诗。雄峻的苍山十九峰列屏耸翠,澄澈的洱海万顷碧波揽月入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绝代风华,孕育了“风花雪月”这世人对它最深情的礼赞——上关花的烂漫、下关风的清冽、苍山雪的圣洁、洱海月的空灵,四时流转,皆为画卷,镌刻成不朽传奇。

这颗镶嵌在滇西走廊的苍洱明珠,犹如云岭大地孕育的通灵宝玉。她曾是茶马古道跳动的心脏、南方丝绸之路璀璨的枢纽,银苍玉洱的光华,亘古不息地辉映着西南的碧空。

 

妙香佛国——梵音入画,文脉千载

走进历经1200余载沧桑的大理古城,触摸青石板路上铭刻的时光,仿佛仍能回望南诏大理国五百年王都的雍容气象。世代白族儿女在苍洱怀抱间耕读传家,以虔诚的信仰与生活的智慧,谱写着“妙香佛国”的空灵梵唱。

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王异牟寻与唐使会盟点苍山下,以铁柱铭誓,共同铸就了中华一统在西南边疆的壮丽篇章。白族先民将此情此景化作了“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三月街盛会,千年不辍——那是商贸的欢歌,是民族团结的盛宴,更是历史记忆的鲜活传承。旅居于此,您将亲身触摸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体温。

漫步古城的深巷,人民路的飞檐翘角下,仿佛仍萦绕着“白族歌王”张明德的三弦遗韵。这位“大本曲之父”,口传《创世纪》的神话,低吟《放羊调》的悲欢,让苍洱千年的故事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永生。聆听一曲,便是与旧时光的温柔对话。

钩沉史迹,元代郭松年在其《大理行记》中惊叹“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勾勒出佛国古都的恢弘;明代杨慎谪居于此,挥毫写就“银苍玉洱”的千古名句,令大理声名远播。这些文字,为旅居者铺展开一卷卷想象的锦轴,得以窥见那往昔的繁盛与庄严。

  大理,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佛教文化根深叶茂。南诏以降,大理国二十二位国王中有十位禅位为僧,“苍山佛国,洱海蓬莱”的美誉远播八方。崇圣寺三塔历经千年风霜与强震,依旧巍然矗立,静静地俯瞰着洱海的潮起潮落,是旅居者与古老佛国对话最永恒、最壮丽的图腾。

国家级非遗是大理最动人的肌肤纹理。白族扎染以板蓝根为墨、苍山雪水为媒,晕染出天地间的湛蓝诗意;剑川木雕技艺鬼斧神工,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大理风光”巨屏是其登峰造极的见证;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品的是人生百味,传的是待客深情。这些独特的艺术表达,是大理为旅居者精心准备的礼物,让您沉浸于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之中。

  苍洱大地,人杰地灵。一代宗师杨汉、诗书画僧担当、撰写成都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的赵藩,皆由此滋养。游圣徐霞客两度探幽,在鸡足山留下“日华焕彩,云气成霞”的惊叹;马可·波罗惊叹其“宏伟壮丽”;画家徐悲鸿于洱海之滨灵感奔涌绘就《奔马》;老舍先生沉醉于喜洲古镇“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静谧诗意。旅居于此,循着先贤的足迹与墨香,可将打开一个立体、鲜活、令古今倾倒的奇妙大理。

 

红色沃土——星火燎原,赤胆忠心

这片被阳光亲吻的红土地,也铭刻着荡气回肠的红色印记,是滇西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

1927年,中共大理支部如星星之火在此点燃;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祥云、宾川、鹤庆、剑川等地,在祥云留下“为国为民,虽死犹荣”的豪迈书迹,其智取祥云城、宾川州城的故事更传为佳话。旅居于此,踏上这些曾经的热土,先辈的赤胆忠心和澎湃热血,依旧能撼动心灵。

  大理亦孕育了光耀史册的英烈。大理籍周保中将军纵横白山黑水,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领导人;白子将军王甲本血洒湘赣,威名位列“滇军三杰”。他们的传奇,已化作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力量,供旅居者领悟那份不朽的家国情怀与英雄气概。

  喜洲商帮“永昌祥”的驮队曾源源不断输送抗日物资;鹤庆古镇斑驳的墙垣上,“打倒土豪劣绅”的红军标语如无声的火焰,讲述着往昔;剑川“四·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滇西北解放的壮阔篇章。至新中国成立,6800余名大理儿女为国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忠魂长眠苍洱之间,融入洱海最温柔的月色。这条红色血脉,让旅居者在今日的安宁中,依然能感知那波澜壮阔年代里的激昂回响。

 

希望田野——绿美共生,未来典范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洱海之滨,“立此存照”,盛赞古生村为中国最美乡村之一,并深情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如今,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跨越,“大理模式”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湖泊治理的典范与标杆,为旅居者守护住这一泓令人心醉的澄澈湖光。

大理已成功举办第六届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2024),以科学精准的“洱海指数”向世界贡献流域评价的“大理方案”,成为全球生态治理领域的重要议程设置者和智慧贡献者。这扇敞开的窗口,让旅居者见证着中国地方实践与国际生态文明的深度对话。

  生态文明建设的斐然成就,为大理赢得了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古生村)、云南省首个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等一系列重量级国家级及国际级荣誉,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名副其实的先行者与样板间。这些沉甸甸的桂冠,正是大理作为理想旅居目的地最坚实、最具说服力的生态注解。

  今日之大理,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行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美丽城市建设全国示范标杆、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会客厅、世界共享的康养与健康生活目的地。生态立州、文旅强州等“五大战略”,洱海保护治理深化、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等“八大行动”,共同构筑着这座千年古城现代化发展的强劲筋骨。旅居其中,不仅能体验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活,更将亲眼目睹一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奋楫争先、迈向未来的蓬勃律动。

  苍山为琴台,洱海作弦波,大理,是一曲人类智慧与自然造化共同谱写的永恒交响。从南诏古国的烽烟铁骑、妙香佛国的晨钟暮鼓,到茶马古道悠远的驼铃、洱海治理工程的清波荡漾,历史与当下在此刻完美交融,编织成独一无二的“大理叙事”。循着“风花雪月”的诗意指引,万千旅居者可在此踏上“有一种生活叫云南”的幸福追寻,找到心灵的归所,邂逅生命里的诗与远方。


作者/王丽珊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