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 雨雾鸡足行(散文)

雨雾鸡足山行



雨雾中的鸡足山,让人仿佛行走在舒心的梦境里。
结伴而行,我们来到鸡足山天柱峰下的恒阳庵时,仰望平日里金顶的楞严宝塔而不见,再寻看平日里遥而可见的天然大石门华首门也不见。原来,它们都被浓浓的雨雾裹住了。近看,恒阳庵接引殿上方的树林之上,飘动着淡淡的,稀疏的雾气,雄伟的大殿在云里雾里显得更加引人注目。再往西面木香坪方向和南面方向看去,满目都是苍翠的山林和茫茫的林海,尽收眼底的是浓浓的绿意和勃勃的生机,让人置身于绿绿的,润润的,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心旷神怡,愜意无比。



恒阳庵原来叫衡阳庵,又称岳山静室。巜鸡足山志》记载,早于明朝,就有衡阳僧人结茅于此。明代,南岳僧人在原址建庵,明末荒废。从2003年开始恢复重建,至今已建成了接引殿、五观堂、念佛堂。接引殿内供奉着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像庄严,殿宇辉煌。庵里的知客师愿心法师告诉我们,最近法师和居士们在安居,每天都要集中在接引殿上课学习。因为我们恰好在她们上课之前到达,所以有机会参观了大殿里的摆设,整齐的书架,整齐的书籍,整齐的蒲团,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得到有严格的学习气氛和安静的学习环境。眼看着快到下午上课时间,我们自觉不多打扰,就和愿心法师她们告辞而别。



离开恒阳庵不远,我们到了一个叫马鞍山的地方。马鞍山,因地形像马鞍而得名,位于进入恒阳庵道路的左边。东连上金顶的观光车道,西接三岔河上游山脉,南面是马鞍山的脊梁,山粱那面是悬崖峭壁。平日里,驻足马鞍山是可以同时仰望天柱峰和华首门的最佳之处。可是,那天我们却没有看到金光灿灿的楞严塔和轮廓分明的华首门,然而我们却欣赏到了雾锁金顶的美好景致。仰望天柱峰方向,一会儿,浓浓的雾气将天柱峰锁得严严实实,雾一动不动,柔情蜜意地依恋着天柱峰,仿佛它们之间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一会儿,浓雾渐渐的移动,逐渐散开,散淡的雾气仿佛让天柱峰透透气,露露脸。此时,金顶宝塔似露非露,如羞如涩,从而更加令人期待,更加引人关注。而此时的华首门也在飘渺的雾气中显露出来了。高远的天柱峰崖壁上,一道形象逼真的大石门出现了。门前的太子阁和两侧的饮光双塔也清晰可见。




望景台是马鞍山观风赏景的好去处,它位于马鞍山南面山脊的悬崖上面。那里有苍天的古树,那里有宽大的岩石,那里有满地不知名的小花小草。站在那里向南方俯视,沙址坝上游的村舍和田园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自然涌上心头。正当我们兴致浓浓,转来转去拍照留念时,天开始下起了雨。先是看到雨从西边木香坪方向白哗哗地飘过来,眨眼之间,雨已经下到了我们的身上。雨从天上飘下来,从树林间跑过来,从大树上落下来。雨声从小变大,如歌似语,仿佛与我们相约相逢在美丽的望景台一样,无穷美妙尽在其中。爱拍照的小张和小字,望着雨中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望着山下雾气缭绕的白族村庄,灵机一动,打上一把漂亮的雨伞,站在雨雾中和美丽的风景同在,拍下了一张又一张开心满意的照片。
雨继续下,寒意悄悄来。我们继续行走。来到鸡足山明代八大寺之一的寂光寺时,雨下得更大了。幸好有寺里两位居士的热情招呼,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喝下,我们心里立刻温暖了许多,在不断的雨声中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温馨。




寂光寺的恢复建设巳接近尾声。这座寺院位于观光车中转站之上,经过玉虹桥遗址后不远就到达寺院。据《鸡足山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开山祖师本贴在院中亲手栽了一棵花椒树,夜里在树下诵经、参禅,花椒树放光为他照明。后人称此庵为花椒庵,再后来,寺院扩建后又称为寂光寺。寂是真理的寂静,光是智慧的光照,理和智的结合就成为寂光。寂光寺最后一次毁坏在二十世纪60年代。2007年由演诚法师重建后,现在的寂光寺已建成大雄宝殿、龙华宝殿、经幢、祖堂、长廊、客堂和方丈室。整座寺院属于明朝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佛像全部采用石雕佛像,包括两边及中堂后面,都有石雕文化墙,在鸡足山中显现出一大特色。



我们与寺院的居士在客堂边喝茶边聊天。仰视着寺院中高大古老的柏枝树,仰视着雨雾中的殿宇楼阁,尤其看到房檐上流下来的水帘和瓦棱上跳跃的水花和灵动的雾气,油然让我想起来了40年前有一次上鸡足山的情景来。
那时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那天也是在下雨天气的8月间。那时候的鸡足山寺院已经被毁坏了。那天我和伙伴们一起上山检核桃,遇上了大雨,我们就赶紧跑到破烂的寺院里躲雨。当时的寺院已空空荡荡,整个躲雨的过程,只有凄风苦雨伴随着我们。那时我就想过,这些破烂的房子以后会不会有人回来住?后来有幸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润着鸡足山,经过30多年的恢复重建,20多座寺院得以恢复建成,鸡足山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成为国家4A级景区,春夏秋冬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旅游观光。


雨继续下,雾继续缭绕。我们在雨中陶醉。我们在雾里痴情。我们在雨雾的歌奏里,仔细参观了寂光寺的建筑,然后仿佛回味美梦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雨雾中的寂光寺。
图文/杨树荣
编辑/杨宏毅
配图/李文海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