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杨柳村笔记(散文诗)





1.红苹果庄园:是一幅熟透的画卷
此时,秋风已微凉,宾川香格里拉披拂着秋意,渐次飘红。
来到半山腰的志雄红苹果庄园,我就走进了画中!
碧云犹叠,叶始微黄,蒙络摇缀,有露霑濡,粉红的秋意染行衣,枚枚苹果情,红瘦共披拂,我敢说,她的庄园就是一幅秋天熟透的画卷。
有红树绿松环合映衬,秋意新酿,丛树暗萦烟,我心动了,也爱秋了。
也是秋天情深,还有半截蝉鸣还挂在树梢,触景闲吟,让我的诗也沐浴在秋意里。





头顶是乌龙坝草甸,旒冕峨峨,白云绿水,清风翠草,是杨柳村人世世代代守护着的净土家园。
一直以来,被呼之为宾川的香格里拉,常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



也是全国劳模、白族企业家张冬梅巧手织金岁月,组建了宾川冬梅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乌龙坝上著华章,让脚下这100亩的辽阔,如泼墨般印染秋意。
几座风电塔高高,“嘎吱、嘎吱”,仿佛是我的童年的摇篮在响。
三个叶片,也仿佛是三叉岁月的神经,触类旁通,修养着这方土地的生机。岁岁年年,初心持续,时光无恙,传真着这方烟火人间鸡鸣为钟,天空为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顺致祥。





当然,相比乌龙坝高山草甸,相比张冬梅的整个合作社实体,在我看来志雄苹果园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我此时铺开的散笺,无需调色文字,通灵处,每一束秋风送爽,萦绕鼻息,吐纳之间,妙趣天成,即便神识内守,我也被苹果味儿晕染。
半日出行,一晌贪欢,鸿雁排字浮秋意,墨云拖雨带秋来,醉了一村杨柳人间。
我在想:有这100亩粉红着色,墨汁添香,此去经年,我的岁月依然苹果香!





2.杨柳村,是一首纯净的烟火诗
在风电塔下,我不问云归处,抓一把流雾入诗,就知了杨柳村人生活在云端的诗意。
一片、一片树林,蜿蜒到山顶,松涛起伏,我迷失在松下秋色里。
来到杨柳村,我遇见了白族人家的苹果园、蚕豆坡、洋芋山,地沃墒良,纷披一季秋。我说:你没有见过,杨柳村在秋天里,是一幅人间醉美的锦锻。
时间的坚持,杨柳村人守著纯净的民风。(就是过路的风都是含情的、新鲜的、纯净的)
山峰峨峨,苍林流莺,飞鸟携云入画屏,松风十里香迷雾。





我不得不裁一章流雾入句,文章千古事,诗韵步秋风,便有鸟语、花香、蝉鸣入骨。
一群,又一群,羊在辽阔的高山草甸上,如朵朵白云飘过一个又一个起伏的山丘,秋瞳剪影,却是一轴草原的画轴,也是我入心的诗句。
在村中,有鸟群啁啾屋瓦间。我遇见了呼儿唤女的乡音,让我仿佛再次回到童年的梦里。
净心向暖,万象有清虚,云卷逍遥意,陶然相忘,浅渡安然。
也是在村中,我倾听老老少少话说日子,句句是入韵的清词,时光清浅,安祥写实在他们的脸上。





我不得不说了,杨柳村,天凉好个秋,岁去年来,云携翠岭,经适纬当,鸡鸣古风,风拂馨香,杨柳村——宾川人的香格里拉,一幅醉美的人间烟火水墨。
(其实,这方净土,也是我向往了半生的霞栖凤居之所)
念念时光,梦隔苍云,风送秋红,风欺黄露,秋见越深,已是人间十月天。
秋到心灵栖处,冬也要来了,我偶得诗情透云背,以一杯包谷烧、几枚烧洋芋、一页民谣入句,墨点几行文字,在杨柳村留下了添暖尘香的诗书,行走古今!





3.松风:是一曲不老的民谣
路过杨柳村这个白族村落,我仿佛就路过了整个秋天。
杨柳村人,乐山以居,听惯了四季风起,四季云飘,这是他们生活不能缺乏的一部分。
还是在村头的风电塔下,秋到人间藏不住,此时,脚下已经落满了秋天。
有几片秋叶散落怀中,如风穿弦,清音怀中流。
(突然想起,巳经多少年没有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个世界最曼妙的交响)
秋鹊喧歌,雁影横空,此时,秋就要退场了。





人约黄昏后,炫眸落日,姿色那么美,连过路的云朵也醉了。(只是西风才送征鸿,最后一只秋蝉濡露濡霜,也退场了)
空中,有半羽蝉翼随途,在季节的页面上随风飘。
一位赶着羊群的老者告诉我:杨柳村的冬天来得有些早。
而绕屋的松风,冷风再凄紧,却因林瘦,听似吹瑶笙,白腔白调,仙乐飘飘。
我知道:松风唱了不计其年的歌,唱得草绿了,又枯了。
此时,草在我的下笔处开始结出霜花。
但松风在杨柳村却很懂礼数,在巷道里穿进穿出,却没有一缕穿堂风,不曾进屋与我喝一碗包谷烧,尝一口里嫩外焦的烧洋芋。





“嘎吱、嘎吱”,那却是坡顶风电塔在唱歌。
秋又一岁,塔顶挂着星空和月亮,有云朵时时吻过它的翅膀。
秋风生寒意,宿鸟择深枝,我抖了抖身上的薄暮,投宿在一户董姓人家。
这一夜,我与乡愁宿醉在火塘边。也是白族人家自来好客,煮一壶“飞盐茶”,添了古意,满屋生香。我说:世间百味,仅此一味,就可以读懂整个杨柳村的秋天!
指尖生花,氤氲成一夜美好的时光印记。
陶罐“沸沸”,茶花朵朵浮飘,朵朵婆娑,已经被我一次次誉写成醉秋的文字。
其实,在我酒醒时分,却发现是些杨柳村人祖祖辈辈离不开的“洋芋、蚕豆、山萝卜、白云豆、包谷烧,以及牛羊和鸡鸣犬吠”这些秋天的旨味清欢词,香气得宜,且暖尘香!

文/阿鹏
配图/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