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宾川职中: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壮实民族团结之果

近年来,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在长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民族职业教育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持续深入开展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看到在操场上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欢快地唱着《爱我中华》。

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有白族、彝族、傈僳族、拉祜族、苗族等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共同学习、一起生活。自宾川县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以来,宾川职中坚持突出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以“党建+民族团结”的模式,将民族团结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学生的血脉,将学校构建成为各民族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让各族学子深刻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维护祖国统一、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每名学生应尽的义务。

学校紧紧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思路,以课堂为阵地,设置民族教育课程,将民族理论常识和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日常课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并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科学规划,努力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传统文化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民族团结观念,增强爱国之情。

宾川职中副校长张赛启表示,职业高中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就是要认真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围绕“一条主线”,守好“两个阵地”,打造“三支队伍”,抓住“四个关键”,要在学生心中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金种子,让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民族舞蹈课间操、民族歌舞比赛等活动进行文化互补,寓教于乐。用涵盖民族刺绣、三道茶、泥塑、剪纸等部分第二课堂推动各族文化交流,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使各民族学生在活动中交流文化、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宾川职中学生李洪花说,学校组织的各种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流各民族的文化,学习各民族的知识,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意义。通过交流学习,使自己懂得了虽然各民族各有特色,但互相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对民族贫困学生、特殊家庭帮扶系列活动,通过落实国家政策,对学生减免学费和发放国家助学金,对特别贫困民族学生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生活补助,帮助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21年,民族学生就业141人,就业率100%,就业工资收入平均4500元 ,“三校生”高考报名202人,三校生高考少数民族考生54人,占26.73%,上线率100%,

多年来,学校坚持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全校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遍校园。

宾川职中校长 杨冯帅表示,团结是学校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是抓学校班集体建设,师生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的核心,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宾川职中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学校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能技术人才,为维护地区民族团结,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图文/李永松 白乘仲 温昌盛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