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植物语言翻译器
植物语言翻译器
◎/杨鑫灵
活在2049年的我,正悠闲地啃着一串新鲜的葡萄,忽然时空穿梭机传来急促的警报声:“注意!葡萄在我国已成为濒危物种,近50年来几乎没有新的葡萄种植成功。目前,仅存的几株葡萄苗即将死亡,地点——宾川。”我愣住了,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事情!曾经作为“水果之乡”的宾川,怎么可能变成这样?带着满腹疑问,我登上时空穿梭机,穿越到100年后的未来,寻找真相。
当我抵达100年后的宾川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心如刀绞:大片的土地荒芜,曾经郁郁葱葱的葡萄园早已消失殆尽。我艰难地找到那几株奄奄一息的葡萄苗,轻轻抚摸它们粗糙、暗黄的枝条,心中涌起一阵无法言喻的痛楚。“是谁让你们变成这样?”我在心里默问。
为了弄清楚问题所在,我躲在飞船里反复思考。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如果有一种装置,可以与植物对话,直接了解它们的需求,不就能发现问题了吗?”说干就干,我立即画出草图,并着手制作了一台“植物语言翻译器”。
第二天,我先用苹果进行测试,虽然能勉强工作,但设备说话断断续续,显然还需要改进。经过一夜的努力,我终于将翻译器优化完毕。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将翻译器芯片插入其中一株葡萄苗中。然而,就在芯片插入的瞬间,仪器发出刺耳的声音:“警告!宿主受到严重损害,需立即修复!”我大吃一惊,赶忙拔下芯片,仔细检查数据。原来,由于长期过量施肥和滥用化学药剂,这些葡萄苗的根系已经变得极其脆弱,稍有外力便会引发不可逆的伤害。我不得不重新调整参数,降低芯片的能量输出,以避免对植物造成进一步损伤。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尝试,我才总算成功获取到葡萄的真实声音。
“我们真的还能活下来吗?”葡萄虚弱地问道。
“当然可以!”我坚定地回答,“我会尽全力帮你们恢复健康。”
“可是,时间已经太久了……”葡萄叹息道,“这些年,每到春天,我们都盼着能发出新芽,可每次都因为过度施肥而枯萎。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咙,却无能为力。”
听着葡萄诉说自己的痛苦,我的胸口仿佛被什么压住了一样。它们本该自由生长,却被人类的贪婪强行改变了命运。这一刻,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让葡萄重新焕发生机。
根据葡萄的描述,我迅速召开了“拯救濒危物种大会”,向人们讲述了葡萄濒临灭绝的原因:过去几十年间,人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滥用科技手段,频繁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退化、植物病害频发,最终使葡萄难以生存。会上,我呼吁大家遵循自然规律,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给葡萄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幸运的是,我的提议得到了广泛支持。从那天起,人们开始采取行动,按照葡萄的实际需求调整种植方式。几年后,宾川再次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葡萄园重归繁荣。
如今回想起来,那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科技固然强大,但它不是万能的钥匙。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滥用技术去违背自然规律,终将自食其果。保护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才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唯一途径。
作者/杨鑫灵(力角镇自和完小六(1)班 指导老师:张琳杉)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