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宾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近年来,宾川县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切实解决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因大量水稻、玉米、葡萄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浓重烟雾,影响城乡空气质量,甚至引发火情、火灾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综合利用,达到了变废为宝、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当前,全县已全面进入森林防灭火期,秸秆焚烧隐患较大,为科学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现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介如下:
一、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1.平铺秸秆还田
将收获后的作物秸秆均匀地平铺在田面,切忌成堆。尽量做到作物秸秆还田量以本田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注意作物收获时尽量留低茬或平泥收割。
施用秸秆腐熟剂:亩撒用好氧性秸秆腐熟剂2公斤、尿素5公斤,并拍打作物秸秆,使秸秆腐熟剂掉落到作物秸秆下面。
2.浅沟覆盖还田
将木质化程度低的作物秸秆,通过浅开沟形式,把作物秸秆平铺在浅沟内,施入秸秆腐熟剂和尿素等后覆土就地腐熟还田。
二、堆腐后还田技术
1.分散堆捂还田
将秸秆收集到在相对方便的区域粉碎后,以不妨碍农事操作为原则。按每亩施用2公斤腐熟剂加3-5公斤尿素兑水40-50公斤进行均匀施用,把粉碎好的秸秆和秸秆腐熟剂及尿素均匀混合后堆捂起来,外糊一层泥土或用黑薄膜包上,防止水分损失。秸秆堆沤腐熟后,可作下茬基肥施用。
2.集中堆捂还田
针对不利于分散堆捂及木质化程度高的作物秸秆(葡萄秸秆、两烟秸秆等),进行集中粉碎加工堆捂后还田。可由秸秆生物还田技术专业合作社集中秸秆,进行定点粉碎腐熟加工成秸秆腐熟料供应群众还田使用,培肥地力。
三、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饲料利用主要指通过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方式,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青贮、微贮是指利用贮藏窖等,对秸秆进行密封贮藏,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制成饲料,饲喂牛、马、羊等大牲畜,并将其粪便还田,即过腹还田。对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等作用显著,具有简单易行、省功省时,便于长期保存,全年均衡供应饲喂等特点,既解决了冬季牲畜饲料缺乏等问题,又节省了饲料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揉搓丝化可有效改变秸秆的适口性和转化率。秸秆压块饲料便于长期保存和长距离运输。
四、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宾川县利用模式主要是秸秆户用沼气。
五、秸秆生物转化食用菌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够形成大型子实体并能供人们食用的一种真菌,食用菌以其鲜美的味道、柔软的质地、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备受人们青睐。由于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及激素等营养成分,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因此很适合做多种食用菌的培养料,通常由碎木屑、棉籽壳、稻草和麦麸等构成。目前,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品种较多,有平菇、姬菇、草菇、鸡腿菇、猫木耳等十几个品种,而且有些品种的废弃菌帮(袋)料可以作为另一种食用菌的栽培基料,不仅提高了生物转化率,延长了利用链条,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咨询:宾川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咨询电话:7311488。
宾川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月
来源/宾川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