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别样红 警中绿花悄悄绽放


王鲜,1979年10月出生在宾川县力角镇的一个小山村里,从小家庭就比较困难,是她跟哥哥一到放学就去剥橄榄皮卖钱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才走过她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历程。2000年高考的时候,她报考了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她从10多名女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宾川县唯一一名被录取的女生。毕业后参加全州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她被大理州交警支队录取,2003年9月被分到宾川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工作。套用朋友形容她的话,“她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王鲜是宾川交警大队一名基层公安交管服务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多次表彰。2004年9月被大理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嘉奖;2005年9月被大理州公安局嘉奖。2005年参加全省大比武荣获大理州集体第二名的好成绩,个人被大理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她是走在疫情攻坚战中铿锵玫瑰

2020年新年的钟声还没有敲响,新冠状病毒出现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王鲜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同时,她还通过各种渠道从省外购买了上万个口罩,捐给需要口罩的群众。又考虑到疫情防控卡点人员不足的情况,王鲜自动请缨到一线去,带领两名辅警在宾川力角高速路口全天24小时对宾川辖区的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测。
她拾金不昧

2019年的一天上午,王鲜在金牛路值勤,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台黑色的手机,她便将手机捡起来,心想:手机丢失,失主肯定会非常着急,应该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手机归还失主。于是她根据手机通讯录内的信息与失主进行联系,在核实情况后,将手机归还失主。
“东西丢了,你肯定十分着急,只有找到丢失的物品,你才会安心,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把捡到的物品物归失主,我也才放心、安心。”这是王鲜在面对群众表扬时所说的话。
她亏欠家人


自从参加交通管理工作后,王鲜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能和父母说说心里话。2007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与身为辅警的杨晓维结为夫妻。同为交警的丈夫知道交通警察的工作有多忙、多累,为了照顾好家庭,丈夫辞职回家带小孩。小孩升入小学后丈夫本有机会到北京打工,但是丈夫放弃了,他对王鲜说:“我知道一个家庭想要幸福总需要有人多付出一点,我知道你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很好的照顾好家庭,只有我多付出一点,你才能安心追求你的梦想,我会做你坚强的后盾。”她只能对丈夫说:“谢谢你能够理解我!”
由于感觉亏欠亲人的太多太多,她对家人说:“现在都是你们在照顾我和女儿,等我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弥补对你们的亏欠!”然而这句话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直到母亲过世也没有兑现。但家人对她却毫无怨言,而是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使她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交通人民警察。
她一心为群众


王鲜同志从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在车管所、违法处理办公室、州城交警中队、综合管理中队还是在现在的金牛中队岗位上,都坚守人民警察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在执勤执法工作中,王鲜同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情为群众提供服务,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搀扶老人过马路,护送学生平安上学、放学,做群众的贴心人;她有问必答,耐心细致,笑脸相迎笑脸相送,视群众为亲人。
群众和同事眼里的她

作为她的同事,我们已记不清有多少人给予了她肯定的评价,领导提到她,总是说:“整体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同事提到她,总是说:“积极上进、工作认真。”老百姓提到她,总是说:“态度和蔼、语言文明,那个妹子的确不错。”

参加交通管理工作以来,王鲜勤奋好学、心系群众,不分严寒或酷暑,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的第一线,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宾川县交通管理工作中,展现了人民交通警察的光辉形象。
图 文:丁曼娇
编 辑:小酸橙
责 编:王翠芳
审 核:吴洪彪
终 审:杨凤云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