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促发展】推动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 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加速发展

近年来,宾川县立足优势,把扶持发展以农民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规范提升上下功夫,有效促进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上千座钢架大棚首尾相接、整齐排列,蔚为壮观。时下,正是葡萄销售旺季,工人们正忙着将阳光玫瑰葡萄进行分拣、包装,准备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铁余斌介绍,合作社现有1194户农户,是宾川县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推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规范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规范农用物资采购、分发、使用和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同时还建设了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奠定销售基础,增强品牌溢价能力。开创性地引导农民、社员小田变大田,农民变股民,创办了二十多个合作农场,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一种新型种田模式。

铁余斌还讲到,通过质量提升规范管理,合作社的运营比较通畅,各部门之间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管人,让社员和股东对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放心,更加有力推动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合作社办社的原则,让加入合作社的社员更加有自豪感。

走进宾川县国荣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基地,一排排现代化钢构奶牛棚整齐排列,上百头膘肥体壮的奶牛正悠闲地享受着午后时光,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养殖基地跃然眼前。近年来,该合作通过奶牛品种改良、科学饲养等举措,每一头奶牛的年产奶量由原来的3至4吨增加到了6至8吨,牛奶品质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宾川县国荣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范国荣介绍,过去产的牛奶蛋白含量只是2.0-2.5,脂肪是2.8-3.0之间。通过品种改良和改用优质牧草以后,牛奶的蛋白含量已经到3.0,微末农场到3.2-3.3的蛋白,3.0-4.8的脂肪。品质提高了,群众收入也增加了,每头牛增加了2000到2800元的收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位于宾居镇清河社区小乔甸村的宾川县必军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工人正使用打包生产线将收购的大蒜进行装箱、打包、贴单,并统一发货。宾川县必军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晏必军介绍,近两年来,该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实行品牌化营销,以最大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晏必军说,合作社采用集中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交易后产生的利润按交易量返还农户60%的模式来发展,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共同发展,共同收益。近两年来看,每年可以帮助农户每亩增收3000-3500元的收入。

近年来,宾川县在持续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立足优势,强化统筹、创新引领、政策支持,在规范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及时清理“空壳社”,推动惠农合作项目落地生效,以及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等方式,确保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目前,全县有专业合作社707个,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5个,国家级加工专业合作社示范文明单位1个,省级示范社27个,州级示范社31个,县级示范社54个。宏源、冬梅、兴宏达3户合作社进入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宾川县必军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惠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20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建军表示,目前,全县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合力得到大力提升,经营主体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现代农业化及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完善合作社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内优选了15家合作社作为合作社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社,对每家合作社给予8000元补助。同时,对空壳合作社和运行不正常的合作社进行清理,结合一县一业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争创为国家、省州县示范社的合作社加大补助力度。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辛华刚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