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越义仙:用爱浇灌民族团结幸福花
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着入党初心;她还是一名越南归国华侨,多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侨区群众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共建美好家园,以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出色地完成好每一项民族团结工作。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业绩,她只是群众眼里的贴心人、好干部!回归祖国的42年里,她用忠诚和担当与祖国共成长、同奋斗。她,就是大营镇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越义仙。
每日清晨,越义仙来到居委会的第一件事便是翻开通讯录,给未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的群众打电话,耐心细致地叮嘱他们一定要按时间节点完成好社区的疫苗接种扫尾工作。随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疫苗接种点,为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做好引导服务、信息登记等工作。疫情防控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自开展疫苗接种以来,越义仙和镇村干部们通常是起早贪黑,顾不上休息。日出而作,日落难归,已然成了越义仙的工作常态。
作为大营镇华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她深感责任重大,多年来,她始终怀着对党的一片赤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默默奉献。为了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坚持把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老百姓解决各种困难问题,力争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多年来,她的身影辗转在每一个工作现场,无论是防汛抗旱、人畜饮水、护林防火,还是农业生产、疫情防控、民族团结……从发动到安排到落实,每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们一起干。只要有居民来反映问题,她都热情接待,依法依规为他们解疑答惑。对于社区的各种热难点问题,她总是每月带头排查,并和社区“两委”成员积极调处,为社区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在越义仙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创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信访接待室、图书室、儿童之家、侨胞之家。居委会各项工作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社区综治维稳工作成效突出,共调解矛盾纠纷127起,居民合理诉求和来信来访事件办结率达100%,未发生社区居民群众越级上访事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居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共开展科技培训15场次750人次,涉侨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提升培训2场次170人次。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妇女群众身心健康,积极协调上级卫生部门,免费为社区320名育龄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为40对符合生育一、二孩的年轻夫妇进行了体检,开展家风宣讲6场次120人次,妇女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居委会还被州县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越义仙表示,有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为大家服务,也是比较荣幸,居委会一定全身心为群众服务。
越义仙回忆,1979年,5岁的她跟随家人从越南回国后被安置到宾川县大营镇,虽然当时的她年纪尚小,但回想起回国时的情景却都历历在目。
越义仙说,回到宾川的时候,当地敲锣打鼓的欢迎他们,国家安置的房子是油毛毡房,还配备了日常生活用品,安排大家在食堂里面吃饭,满15天以后还给分了土地。
大营镇华侨社区下设5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742户1882人,有归侨侨眷1688人,其中:归侨736人、侨眷952人,居住着瑶、白、壮、彝、苗等11个少数民族。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华侨社区,在越义仙的带领下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在社区纵横交错,宽阔明亮的活动广场在红花绿树的掩映下散发着异域风情,居民们热爱劳动、更热爱生活,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闲暇时,居民们养花、种树、休闲运动……这不正是幸福生活的美好体现吗?
越义仙高兴地说,回归祖国的42年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归国华侨和侨眷们无比认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无比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大侨胞们同其他各民族一样,都是祖国母亲的孩子。
越义仙说,社区一队的陈芳林一家去美国居住,把户籍也签到美国去了,但他还是觉得祖国好,去了一年多还是回来了,又把户籍签回来,还是在社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祖国生日之际,同样出生在金秋10月的越义仙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她一直都觉得只有自己足够优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与祖国共成长、同奋斗!多年来,她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曾多次被县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工作者”“优秀侨务工作者”。
在金秋十月,越义仙说,祝愿祖国繁荣富强,更加昌盛强大!祝愿社区的居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图文/张镔 白乘仲 邓永凤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