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党建】“三红”党建引领内涵发展,这所学校真的很“红”!


宾川县金牛镇第二完全小学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以“三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把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师生在践思践行中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细胞之中,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1
2

红军精神凝聚共识。红军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党支部充分依托办学理念,以红军精神塑造每一位党员的党性,要求党员教师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承担高质量的竞赛课、示范课,积极主动申请到边远乡镇支教,激发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学校党员教师王润娟、卢芬、陈秋文等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钟蕾、张其美两位老师主动申请到钟英乡支教;同时,学校党支部还加强与全县各乡镇完小党支部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红色党建促进教学。切实加强党支部对教育教学的领导,把党小组建到年级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党员教师带头挑重担扛困难,带头教双班,带头搞教研等。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移渗透到每一节课中,逐步让学生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历程,知道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党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知道我们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学习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创建“制度显刚性,细节显人文”的管理文化,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生活上尽全力关怀教师,做到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和工会必看望,教师有困难学校和工会必帮忙解决,营造团结和谐、互帮互助的和谐环境。学校每年都按时完成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让学生及时领到资助经费,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引导、家访和辅导,确保一个都不落下、不掉队,尽力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红色文化培育新人。上好《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观看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各班上好一节“牢记长征精神”主题班队会课,要求学生写一篇“传承红色记忆”观后感;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宣传载体,经常向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感悟爱国之情,弘扬红军精神。利用暑期、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建党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祭扫烈士陵园和网上祭英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追寻红色记忆,开展唱红歌、分享红军故事、聆听、学习和传唱爱国歌曲,每周组织值周班的学生到学校电影厅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如:《长津湖》、《红军小学风采录》等,同时还让学生利用周末、假日和家人一起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知识讲座”、“阅读红色经典,树牢理想信念”等系列纪念活动。


在26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教育教学成绩18年位居全县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一级示范性小学”“云南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廉政教育示范学校” “大理州党建示范学校”等数十种荣誉称号。学校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目标,真正让制度“看守”校园,让人文润泽校园。
图文/李金龙 蒋利兵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