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小柑橘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宾居镇是著名的“桔果之乡”,有300多年的柑橘种植历史,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成熟的柑橘种植管理技术,是全县乃至全州全省重要的柑橘生产基地,2014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一村一品”柑橘示范镇称号。

目前,全镇柑橘种植面积22320亩,挂果面积18191亩,总产量达48828.5吨,总产值达34179.95万元,呈现出种植面积快速恢复、价格效益稳定居高、柑橘知名度逐步提升的喜人局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宾居镇在柑橘产业培植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党建引领,创新带动,化组织活力为发展动力。坚持把党建工作同抓产业、抓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各项产业,化组织活力为发展动力。探索实施“党建+队伍建设”领头雁培养模式,石马村在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产业中,注重把乡土人才、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吸纳到党支部班子中,不仅在政治建设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产业发展上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党建、产业两手抓,经济、社会齐发展。石马村党总支利用村集体闲置荒山林地资源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入股到吴华家庭农场发展柑橘种植600余亩,村委会不参与种植管理,前三年每年享受分红3.5万元,满三年后每年提高5%直至合约期满,村集体经济收入得以大幅度提升。2021年,石马村全村柑橘种植达面积3613亩,挂果206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909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6700元。


绿色先行,环保并重,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2015年石马村党总支带领全村197名党员认真分析研究,最终决定把柑橘产业朝着“荒山”方向发展,昔日的荒坡筲箕凹、和尚地如今已变成绿油油的“聚宝盆”,同时植被覆盖率提高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坚持绿色生态种植理念,2021年在石马村实施绿色优质柑橘种植示范园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无公害农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减少化学肥料使用,对土壤进行改良培肥,每亩增施有机肥3吨;减少农药使用,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杀虫灯、黄篮板、小食蝇性诱剂、潜叶蛾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同时探索推广无人机统防联防,精准定位,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残留,确保柑橘安全生产;推广使用高效节水设施,农田灌溉用水量不断减少,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使作物产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目前石马越析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也正在积极申报2个绿色食品认证。


重点打造,示范引领,以一家兴旺带万家繁荣。2021年宾居镇积极争取产业强镇资金,在宾居石马村委会石马坪村越析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石马村委会吴华家庭农场打造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绿色优质柑橘种植示范园。在石马坪组织实施柑橘规模化、绿色化、组织化防控示范核心223亩,辐射带动周边标准化种植960亩;在石马双墩和尚地组织实施柑橘规模化、绿色化、组织化防控示范核心500亩,辐射带动周边1680亩超晚熟沃柑种植。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种植园,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群众逐步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习惯,提升桔果品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走出一条桔果发展新路径,不断为群众增收致富铺路搭桥。同时村党总支也探索建立“五星级党员示范果园”,把党员示范岗、先锋模范岗设到柑橘园里,由党员致富能人牵头,每一名党员致富能人联系带动5-10户农户发展柑橘产业,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柑橘栽培技术,提升种植水平,进行品种改良,带动农户与自家果园同管理、同销售,特别对没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开展“一对一、手把手”的跟踪辅导,力求全村均能种出柑橘、种好柑橘。


技术赋能,培训增效,用人才振兴促产业强镇。镇党委积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县园艺站、县植保站、县农广校的农业专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柑橘种植“零距离”培训,全面提升培训实效。2021年,先后组织开展柑橘种植培训16场次,培训群众1400余人(次),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观摩的“零距离”培训,讲授了科学种植、安全用药、病虫害防治、农机安全等产业知识,切实提升了我镇水果产业“五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水平,为产业强镇筑牢人才基础。2021年3月举办了宾居镇首届农村电商培训班,50余名学员参训,此次培训以“理论+实操+游学”的培训方式,结合宾居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农村电商思维、视觉营销主图设计、电商直播、小视频制作、小程序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互联网+”技术赋能,拓宽了柑橘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拓宽了农户的致富路。截至目前,依托实用技术培训和科学技术赋能,全镇6000余户农户通过柑橘产业走上致富小康路。
图文/张莹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