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宾川县:内“引”外“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宾川县依托资源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县各项工作的主线,内“引”外“联”积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内涵,构建起思想高度认同、载体更加鲜活、协作更加有力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格局,荣获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命名。

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向心力




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培训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各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在县城主干道、公园广场、华侨居住地悬挂国旗、中国结,在重要场所、公共区域、旅游景区等实施中华视觉形象工程100余项,创作主题歌曲《姐妹兄弟》、非遗大本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26个、州级79个、县级164个,命名侨史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10个,1名民宗干部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涌现出李伯藩、张冬梅等一大批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先进典型,各族干部群众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同度持续提升。

强化产业带动,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驱动力




充分发挥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果产业共同富裕联盟,促进果企和果农优势互补、抱团互嵌式发展。以创新务工模式、全产业链带动就业、打造“果业新农人”劳务品牌,共培育出水果产业技术工匠7700余人,带动15.8万人就业,14个民贸企业带动就业超过8万人次,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和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镇村结对”“专家带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带企业、企业带农户”做法纳入国家民委共同现代化试点。

强化资源共享,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联动力




以“侨”架“桥”开展对外交流联谊,大理州华侨农场侨史陈列馆被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稍新庄红军村接待全国各地各族游客240余万人次,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名村、云南省71条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省级示范线路。先后与大理州云龙县、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宾川四中与上海浦东新区海大附中签订了各族青少年交流联动共建协议,促进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导游讲解和各类活动,品牌化打造葡萄文化旅游节及侨乡文化节,鸡足山景区被命名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宾川创建为全省旅游强县,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张靓丽名片。

图文/ 陈波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