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宾川】慢品《州城时光》





《州城时光》
作者:安建雄
春和景明的时节,州城古镇的钟鼓楼上,叮叮当当的风铃声不绝于耳,名胜古迹、街巷民居,全都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一派和谐安乐、瑞气祥和的景象。

州城古镇,又名“白霞城”,因此地出现过白霞焕彩的奇景而得名。古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东南部钟英山麓,居宾川坝子腰部,扼南北之要冲,是古代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和驿站。

趁着春光明媚、微风不燥,漫步于古镇小巷,找一个僻静之所,翻阅《州城时光》,在文字里感受古镇悠远醇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州城时光》是作家海男、杨杨、陈川、张旗合著的文化散文集。该书以人文历史的演变时间为轴线,作家的叙述从这条轴线依次铺开,是一部关于州城历史、人文景观,关于州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读本。该书于201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沿袭了历史的传承,一个小镇也就有了属于它的心灵史。《州城时光》一书,从宾川4000多年前白羊村新石器遗址的时光镜面发端,闪耀着人文历史的光芒,一路风尘仆仆,历经无数的沧桑变迁,最终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作家杨杨在《热土神曲》一文中说:我眼前这座以“州”而闻名于世的古镇,无疑表明了它曾经的历史地位,也表明了它是一座“神圣”的边城。现在追寻它的历史,就像面对着一面巨大的魔镜,充满着诱人的色彩。从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建城以来,在经历了500多年的时光之后,这座古镇依然蕴含着一种“气”,那是确凿的“神气”和“人气”,抑或还有一点点“野气”。

州城古镇,不仅是一座历史之城,也是一座红色革命之城。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经宾川,在州城与守城顽敌激战10小时,付出较大的代价取得了胜利。这是红军二、六军团在云南境内最悲壮的攻坚战。随后,270多名宾川热血青年踊跃参加红军,走上了革命之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此,他不断提供新鲜的血液,加强了共产主义的力量,赢得了巨大的回旋,它能克服巨大的困难。”作家陈川在《红军长征过州城》一文中深沉感慨。书中“州城的红”一章,对这一段红色历史以文化的视角进行了深刻的再现。如今,那段用鲜血染红的历史已经过去了近90年。“80多年过去了,我今天看到的州城与1936年的州城已大不一样:城门已经在时光的递嬗中消失,古城墙依稀在城中一隅显示出它的痕迹,州城棋盘式的格局还保留着,一些老建筑用它们的沧桑告诉我州城的历史,它在告诉我们一段已经逝去的伟大文明曾经存在。”

州城,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有它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味蕾留痕”一章,作家张旗用15篇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散文,从美食、小吃、特色水果着手,描绘出“最抚凡人心”的“味蕾上的州城”。回锅肉、青蚕豆小吃、油炸蚂蚱、韭菜腌菜、乡间盛宴“八大碗”以及柑橘、葡萄、自酿的葡萄酒……光是看到这些字眼,香甜的生活滋味便会悄悄抚弄我们的味蕾,让人平添一份乡愁,带着烟火味的唇齿留香的乡愁。

州城,也不仅只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温暖的人间烟火气,它更有着辽阔的诗和远方。“我梦见了你,你梦见了我/月亮之下,拉上幕布/世界太大了,群山绵绵/在黑暗的掩饰下,我们仿佛隔世的异灵/晚安吧,州城,夜色太美丽,美过一切沧海桑田。”“我站在州城的夜景下,默默无语/比如晚安,如蜜汁般荡开/成就了世界上那些黑暗深处创造梦境者的明天……”作家海男的长诗《神性州城》,展开遐思的翅膀,带着我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遨游,品味一个诗意深远的古镇州城。

在时光的间隙里,慢品《州城时光》,因为一本书,在心中安放下一座被沧海桑田洗礼过的质朴淳厚的古镇。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