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啡”比寻常!红领巾变身小小咖啡师,探秘百年古咖传承密码



近日,大营镇暑期“红领巾成长营”活动室里,伴随着阵阵咖啡香气,一场专为儿童设计的“探秘百年古咖 传承非遗匠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欢乐上演。孩子们化身小小咖啡师,开启一场充满童趣的非遗咖啡探索之旅。

童心“探咖”

活动开始,宾川县非遗传承人杜智涛老师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中国小粒咖啡发源地——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的故事,并展示了传承百年的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小朋友们好奇地近距离观察、触摸一颗颗咖啡生豆与烘焙豆,感受它们粗糙或光滑的触感,用鼻子嗅闻那股独特香气,兴趣盎然地探究眼前这些“神奇的小豆子”。

小手“磨咖”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来了——体验手磨咖啡!在老师的安全指导和协助下,一双双小手用力转动着磨具。看着坚硬的咖啡豆在磨具的转动中逐渐化作细细粉末,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喜的欢呼。“老师你看,我磨出咖啡粉啦!”成就感洋溢在每张小脸上,亲自动手的快乐在童真的实践中悄然绽放。

巧手“冲咖”

冲泡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咖啡师,学着老师的样子,手握冲泡壶,小心翼翼地将热水注入咖啡粉。“要慢一点,转圈圈!”他们全神贯注,观察着热水渗透咖啡粉,滴滤出琥珀色的咖啡液,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见证咖啡“从豆子到杯子”的神奇变化。

创意“调咖”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滴滤好的咖啡轻轻地倒入喜欢的果汁,调制属于自己的“咖啡特饮”。苹果汁的清甜、葡萄汁的醇厚……孩子们兴奋地选择、调配、品尝,体验着创造的乐趣和不同风味带来的惊喜。

潮流“玩咖”

咖啡粉不仅能喝,还能玩!活动尾声,孩子们以咖啡渣为原料,通过揉、捏、擀、抻,制作成可以随意塑形的“咖啡泥”。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力,挑选喜爱的“拉布布”等模具塑形,不一会儿,小熊、小兔子、拉布布……一个个散发着咖啡清香、独一无二的咖啡手工艺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大家满眼自豪地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次活动巧妙地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充满趣味的实践,孩子们通过“初识-研磨-冲泡-调配-创作”的沉浸式体验,了解家乡独特的咖啡文化,在动手动脑中锻炼了专注力与创造力,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体验,为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非遗咖啡香!“我第一次喝到水果味的咖啡,还做了三个可爱的拉布布,很开心。”学生苏玲甄开心地说道。

暑假期间,大营镇积极整合资源,依托“红领巾成长营”“阳光驿站”“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白曲传唱、泥塑制作、植物拓印、朱苦拉咖啡制作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传习活动,为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赋能的同时,进一步助力非遗传承发展,在农村掀起一股暑期非遗研学热。



图文/杨贵叶 张冬鹏

编辑/李晓春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