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安全 科技赋能筑牢“食安”防线


近年来,县检验检测所立足产业发展优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建设世界一流水果之乡”发展目标,以“科技赋能、专业护航”为主线,筑牢全县食品农产品安全,通过开展农产品专项监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验室开放日、科普宣讲和质量技术“巡回问诊”,将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从实验室推向公众视野,用专业的技术和精准的数据诠释“舌尖安全”的守护密码,为全县食品安全防线注入“科技动能”。

靶向抽检“织密网”:科技赋能降风险

2020年以来,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年均完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超10000批次,检测样品覆盖全县10个乡镇所有主要农产品品类。同时,重点聚焦农残问题较为突出的品种和日常消费量大、问题隐患较多的种植业产品,建立“季度专项监测+不定期风险监测+常态化监督抽检”三位一体的检测机制,精准筛查禁限用农药违法使用、常规农药残留超标等风险,为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靶向管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效筑牢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质量安全防线。

主动检测暖民心:“你点我检”让安全“看得见”

积极融入大理州检验检测“1+10”业务协同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围绕公众关注的品种、检验项目、抽样场所,强化食品安全抽检工作。2025年以来,完成涵盖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食用油、调味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饮料、糕点、茶叶及其制品、酒类等15个大类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样249批次,同步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备案登记检测送样服务76批次。积极开展质量技术“巡回问诊”,主动为企业、合作社提供检测服务和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指导企业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真正让“共享食安”从口号变为“摸得着、看得见”的民生实事。

实验室开放日:让公众“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为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进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了解,每年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以“参观+演示+互动”模式,揭开了实验室的“神秘面纱”。公众走进实验室,全面了解资质能力、仪器设备、技术水平及业务工作流程等基本情况,工作人员带领近距离观摩食品农产品检测过程,沉浸式体验葡萄及沃柑中糖含量测定、酸碱指示剂显色反应、白酒中酒精度测定、柑桔黄龙病检测前处理和洋葱细胞显微观察等实验操作。通过活动开展,使公众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感受检验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让食安检测不再陌生。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5场次、500余人次。

科普进基层:用“接地气”方式讲清“食安门道”

围绕公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老年大学、挂钩村开展“人以食为天 健以食为先”的“食安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阐明食品安全“大道理”。检测人员围绕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分析潜在风险问题,解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系统普及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讲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零添加食品、垃圾食品、三无食品”的概念差异,并结合真实案例演示“一看二闻三摸”的食品选购实用技巧。截至目前,“食安小课堂”已累计开展4场次,覆盖400余人次,发放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手册6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数据成果“晒家底”:用实际行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在“2025云南·大理宾川葡萄文化旅游活动周”开幕式上,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了“宾川水果产业质量安全报告”,做实以“数据说话”展现守护成效:2020年以来,宾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累计完成农残快速检测67204批次,平均合格率99.79%;完成农残定量检测2789批次,平均合格率99%。多年来,全县农残检测合格率远超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标准。

食品安全既要“尚德守法”的商家自律,也需要“科技检测”的专业守护,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监督。下一步,县检验检测所将持续深化“透明检测”理念,通过常态化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质量技术“巡回问诊”等举措,让公众从“食安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检管联动”,以精准检测数据支撑风险预警,为全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科学引擎”,让“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理念真正融入千家万户的“餐桌幸福”。


END

图文/皇丽沙 王国文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