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乐满堂!宾川侨乡社区有了“幸福家”

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正如9月21日弥漫在宾川县大营镇华侨社区里的那份温情。这一天,社区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大喜事——总投资50万元打造的“老幼共托”幸福园和“苍洱托”社区托育点正式开门迎客!

开园首日,一场名为“情暖侨乡·老幼同乐”的志愿服务活动将这份喜悦推向高潮,让这个崭新的空间,从第一刻起就充满了家的温度。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与老人舒展的眉头,成为最动人的开场。

上午九点,大门初开,老人们便怀着好奇与喜悦,踏入了这个属于他们的新天地。一楼的老年人活动区,俨然一个温馨舒适的“银发乐园”。保健室里,乡村医生志愿者正熟练地为75岁的归侨李奶奶测量血压,“阿姨,您血压还是稳呢!”一句亲切的叮嘱,让老人露出安心的笑容。棋牌室里,清脆的落子声与老友们的谈笑声此起彼伏,崭新的棋牌桌成了他们“切磋技艺”、联络感情的最佳舞台。阅览室窗明几净,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安静地读报看书,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

电子阅览室里,志愿者正耐心教几位“老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点播心爱的动画片。最吸引人的是休息区,柔软的按摩椅上一字排开,几位老人正闭目享受,旁边的椅子上,老友们聊着家常,惬意无比。整洁明亮、设施齐全的幸福食堂,预示着今后,一顿营养均衡、热气腾腾的餐食,再也不是独居老人的奢望。

“这按摩椅真舒服!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农村老人也能过上这种‘星级’生活。”坐在按摩椅上的黄大爷感慨道,“孩子们都忙,以前白天家里冷冷清清。现在好了,这里有吃有玩有老伙伴,心里踏实多了,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HAPPY

循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拾级而上,二楼儿童活动区瞬间将人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活动室里,“桌上冰球”“桌上足球”对抗赛正激烈进行,小选手们全神贯注,隔壁的拼图比赛火热开场,各小分队你追我赶。图书室里,绘本故事吸引着几个安静的孩子,他们沉浸在想象的海洋里。

午间休息室(睡眠区)内,小床柔软温馨,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心午休的舒适空间。贴心的家长休息室,也让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有了歇脚、交流的地方。

而室外,更是成了欢乐的巅峰!滑梯上,身影穿梭;秋千上,笑声荡漾;攀爬设施上,“小勇士”们挑战自我;地面五彩斑斓的游戏彩绘,则成了跳房子、丢沙包的天然赛场。志愿者们化身“孩子王”,带领着孩子们做游戏,整个园区沸腾着蓬勃的朝气。

“我太喜欢这里的滑梯了!还有好玩的玩具!”3岁的小居民玉玉玩得满头大汗,小脸红扑扑地喊道。她的奶奶谭女士在一旁看着,脸上是放心的笑容:“这里相当好!环境安全、玩具又多,还有专业的志愿者带着玩,给我们没人带孩子的家庭解决了大问题!这才是真正惠民的‘家门口’乐园!”

这座幸福园的用心,远不止于表面的热闹。适老化扶手、适儿化卫生间、防滑地砖、紧急呼叫系统、全覆盖监控网络,共同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默默守护着每一位老人与孩子的安全。文化墙上,“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故事和百科小故事以生动图文呈现,让美德及科普教育润物无声。

开园当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是将这份温暖具象化。爱心义剪区的理发师志愿者手艺精湛,让老人们焕发新颜;健康义诊区的医生们耐心细致,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侨乡文化展厅里,孩子们围着老物件听故事,寓教于乐的氛围让这个新空间充满了文化的温度。

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老人们舒心的笑容、孩子们欢快的奔跑,共同绘就成一幅“老幼共融、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温暖画卷,深刻诠释了“爱侨惠侨、民族团结”的深厚主题。“以后我只要有空就来这里为大家免费理发,服务好社区的老人和小孩。”志愿者殷大哥说道。

从“盼”到“享”,让侨乡社区“家门口”的幸福升级。大营镇党委政府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难题,积极拓展阵地载体,让原本安静的场所变成老年人的“幸福加油站”,孩子们假期和课后的“快乐大本营”,有效破解农村养老托育难题,丰富老人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把服务和关爱送到了居民“家门口”,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提升了侨乡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夕阳西下,首批体验的老人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这个崭新的“幸福家”灯已常亮,门将常开。这里,将成为守护“夕阳”托起“朝阳”的温暖港湾,书写着宾川县大营镇民生福祉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崭新篇章。

图文/邓永凤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