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川县依托优质的小葱资源,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小葱深加工项目,加快小葱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小葱加工业务,推动产品从“毛葱”向“精葱”转变。
在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一股辛辣中带着清甜的葱香扑鼻而来。宽敞明亮的厂房里,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身着白色工作服、头戴防尘帽的工人们在各道工序前忙碌着。
据了解,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约4000多万,农产品深加工要求进行工艺流程规划、设计及建设,生产线全部选用不锈钢常压热风干燥等先进设备,于2009年建成年加工9800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条,致力于葱蒜品精深加工。
“我们于2009年完成征地,2010年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占地面积约38亩,总投资大概4000余万元。工厂主要进行中管葱、小葱的配套加工,以及葱头、葱叶等各类葱制品的生产。”
据悉,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脱水葱分为小葱和中管葱,国内外都有一定市场。
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阳晓兴:“中管葱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在泰国,制作调味品,近两年年均销售额约1亿元人民币。小葱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国内,销往康师傅集团或者江苏兴化市场等地。”
为了保证葱产品的新鲜度,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订单农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出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新格局。
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阳晓兴:“订单确认后,我们将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农户负责种植,工厂负责收购,定价收购。让农户按计划种植,无论产量高低,都会全部收购。”
这一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内生动力。农户不仅可以通过种植葱获得收入,还可以在加工车间参与葱的打包工作,获得额外收入。
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阳晓兴:“公司生产部现有员工约38人,月工资大概4500-5200元。包吃包住,节假日有福利待遇。”
但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不止于此,本着打造宾川特色农产品为出发点,在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强、辐射广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企业,是宾川出口创汇额度最大的私营企业,是国家级财政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据统计,宾川县2025年葱种植面积17124亩,总产46880.40吨,产值18135.95万元。近年来,宾川县通过“毛葱”到“精葱”的精深加工让群众的致富路更宽广,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