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托起致富梦,技能铺就幸福路!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宾川县创新探索出云福公司柑桔产业扶贫车间“就业+技能”双提升扶贫模式,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同时,也为小农户和现代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实践路径。
这天中午,我们来到云福公司万亩柑橘示范园,杜光祖正在滴水灌溉他承包管理的沃柑园。
杜光祖是金牛镇大尖峰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多年来一直在云福公司打工。通过打工,他家逐渐摆脱贫困,日子也渐渐变得富裕起来。2017年,云福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小河底流转土地、种植沃柑。那个时候,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杜光祖从中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于是主动参与万亩柑橘示范园建设,并承包了两片沃柑进行管理。
杜光祖说,承包的沃柑园,面积在90亩左右,保底工资12.22元一株,挂果后一斤桔子抽成2角钱,还有每月2000元生活费。
杜光祖告诉我们,他承包沃柑园进行管理,不仅年收入高、收入稳定,自己还学到了先进的沃柑种植管理技术。
杜光祖表示,今年年底管理柑橘园的收入预计10万元左右,在这里不仅挣了钱,而且还把技术也学到手,也为自己今后耪好柑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云福公司万亩柑橘示范园共种植柑橘6000亩。如何将这6000亩柑橘管理好,一直是云福公司关心的重点。为此,云福公司在积极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扶贫政策引领支持下,探索创新柑桔产业扶贫车间“就业+技能”双提升扶贫模式,让无技术、无资金、无稳定收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园区日常管理中学习种植技术和提升技能,依靠技能提升最终实现自身稳定脱贫致富。2017年11月以来,先后吸引了县内外27户建档立卡户共54人、123户农户共246人入驻公司柑桔产业扶贫车间。
据柑橘示范园片区负责人文亮介绍,技术由县农业局进行指导和提供,教公司人员的同时也教种植户,种植户在园区把技术学到手,是一项非常经济和实惠的举措,学好技术才能更好的种好柑橘。
柑橘示范园负责人曾志军说:“整个园区共有种植户150多户,其中贫困户30来户,每年工钱达1000多万元,还不包括柑橘提成”。
云福公司柑桔产业扶贫车间“就业+技能”双提升扶贫模式,在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同时,还实现了生产标准化和产品规范化,使品牌竞争力和市场效益得到提升。
目前,基地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已通过审验,待发证。在“宾果儿”区域公共品牌的带动下,企业“云福”牌柑桔得到了重庆、上海、成都等外地客商的青睐。
图文/李永松 杨金蕾 王静红
编辑/王静红
责编/欧阳王
审稿/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刘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