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云南宾川:共筑民族团结情,共建幸福大家园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7年12月,宾川县被大理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如今的宾川,正在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宾川样本”。
加强领导,高位推进示范创建
宾川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级32个部门主要领导、10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和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高位推动,层层落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同时,以“不谋民族工作的干部就是不称职的干部”的标准,要求干部抓实示范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宾川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督促考核检查,切实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加强教育,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宾川县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整个创建工作的始终,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突出乡村干部这个关键,采取组学习培训、赠阅民族工作书刊、发放民族政策知识读本等方式,在乡村干部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作为主要内容,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营“七进”活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活动,不断汇聚民族团结正能量。
加强投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宾川县把改善基础设施和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民族地区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示范创建与经济发展共促互进。
抓好“十百千万工程”和云南省“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用示范引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13年以来,共协调争取民族资金2323万元,实施了第一轮和第二轮“十百千万工程”,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个、示范社区1个、示范村8个、民族特色村6个,州县两级共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2个。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助推民族群众走上致富路。针对县内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多聚居在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逐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布局坝区葡萄园、坡地柑桔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加强扶贫,共建共享惠民生
宾川县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掉队。
大力实施直过民族精准扶贫托底工程,制定了傈僳族、拉祜族两个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从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搬迁、行业部门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岗位托底、筹措救助基金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在全县4个“直过民族”聚居的村委会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实施了“直过民族”安居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类项目,以精准务实的“组合拳”助推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整合资金500万元设立了“直过民族”救助基金,有效解决了“直过民族”群众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及返贫面临的特殊困难,兑现了“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不落下一个贫困对象”的政治承诺。
如今,民族地区民生保障能力得到加强,民族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科技、广播通讯等全面进步。
宾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董讯说,宾川县成功创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结果,是宾川亮丽的名片,为宾川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宾川县将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集中力量,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永恒的主题,全面巩固提升示范建设成效,努力把宾川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打造成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典范。
宾川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抓干部、促教育、增投入,从人员、宣传、经费等多个层面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基础,有效加强了宾川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是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的“样本”。
来源:今日民族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