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宾川:小板凳围出干群“同心圆”
近期,大理州各地正如火如荼推进“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宾川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开展思路,特色制定“自选动作”,把农家“小院坝”打造成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大平台”,切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迈开步子进院坝。以网格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管理服务网络作用,镇级网格指导员、村级网格长、小组网格员三级管理服务网格的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村组,走进农户家中、走到田间地头,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在走访中大力宣传书记院坝协商会,动员群众参与,广泛搜集民情民意,形成走访调研记录表,对征集的问题诉求进行深入分析研判,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确定协商议题。充分考虑议题类型、涉及范围、时间地点等因素统筹部署会议,为会议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平川镇盘谷村18名网格员对村民进行遍访,收集到硬化安和村至棋盘村路面,疏通石鼻子大沟缓解新城沟输水压力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件,并将其列为村党总支书记院坝协商会协商议题。
抬起板凳就出发。县镇村组四级书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打破地域局限,将协商会开进农家院坝,开进社区楼宇,开到田间地头,开到问题现场……把院坝会“流动”起来,变成“小板凳协商会”,各级领导干部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抬起小板凳就出发,把会议开到民生一线,让一线问题在一线解决,用小板凳围出干群间的“同心圆”。为方便群众,大营镇将协商会从院坝直接开到河道治理现场,开到被占地农户田间,多次到现场收集掌握群众诉求。会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最终实现了总长1148米的沿河8米产业路从开工到贯通仅用了24天时间,院坝协商进田间进一步成为激活乡村建设新动能的重要方式。
同心圆里安民心。在“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上,各级领导干部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积极回应,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进行答办,现场不能解决的,明确答复时限,并形成问题清单,确定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及时交办、及时解决、及时答复,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并将问题办理情况通过各级党务公开栏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检查问效,对思想不重视、落实进度缓慢、问题解决不力的,教育提醒或追责问责。截止目前,宾川县组织召开书记院坝协商会28场,解决问题45个,村(社区)级书记院坝协商会114场,解决问题182个,村(居)民小组书记院坝协商会109场,解决问题144个。
图文/彭启慧 毛子灵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