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萂村完小:丰富寄宿制学生课余生活 为学生打造“第二个家”

近年来,大营镇萂村完小结合自身全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和劳动技能课,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爱上校园生活,快乐学习,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

这天中午,记者来到萂村完小看到学生们三五成群端着自己的鞋子、拿着洗衣粉前往操场空地准备清洗鞋子,大家有序的在水池边接好所需用水,便走到一旁熟练的开始鞋子的清洗工作,不管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还是低年级的小同学,都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刷洗着鞋子,不一会儿的功夫,操场边便整齐的摆起了一行行大家清洗干净的鞋子。

据介绍,萂村完小现有378名学生,是一所农村全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周有五天需要在学校度过。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爱劳动、爱生活的好习惯,学校定期在每周周三组织学生进行洗头发、清洗鞋袜等清洁工作,同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萂村完小校长李擎衡介绍,每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学校都是用全寄宿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模式,让大同学带小同学,教他们学会叠被子,学会收纳个人物品,学会洗脸、洗脚、刷牙,甚至排队打饭、吃饭,以及洗碗。每个月开展校务卫生大比拼活动,让他们除了学好课业的同时学好生活本领。

除了教授生活技能外,萂村完小还结合全寄宿制的校情,积极组织学生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广泛开展啦啦操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象棋兴趣小组,以及创意手工美术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享受到非学科的智力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李擎衡还讲到,在这五天当中,很多学生不习惯校园生活,所以学校尽量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爱上校园生活,然后更好的学好课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劳动技能课和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大家不仅可以学习到简单的生活技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快乐学习,让课余时间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张梦玲表示,这些兴趣活动,大家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她参加了啦啦操小组和手工绘画小组,啦啦操小组可以让她在操场上尽情的跳,尽情的玩;手工绘画小组让她学会了非常多的手工制作方法,还学会了画画。

学生赵云燕说,刚开始自己对全寄宿制不习惯,后来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她也熟悉并接受了全寄宿。在全寄宿当中,自己学到了很多在家里都学不到的东西,也让她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独立。

萂村完小的课外兴趣活动和劳动技能课开展两年多来,不仅让部分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未表现出的优异天赋,充分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展现出来,而且通过劳动技能课“一对一结队帮扶”,学生学会了生活的能力和本领,整个校园营造出浓烈的、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同时,也使学校“双减”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李擎衡表示,接下来,学校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活动开展好,做出实效,让寄宿制管理的育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亮点。


图文/杨金蕾 李永松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