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 推动宾川发展之变】续写乡愁 共谋发展

“今天是我们排营村委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第一次座谈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始终关心关注家乡发展建设、在百忙中抽空回乡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各位领导回家……”11月19日,在大营镇排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从义的介绍中,排营村委会“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座谈会拉开序幕。大营镇主要领导、挂钩县领导、排营村在外工作公职人员、乡贤能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组干部等共30余人参加座谈会。


“我们村进村主路、田间道路一到雨季就泥泞不堪,影响群众和游客出行”“我们村排水沟渠在当初设计时候不太合理,雨水大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紧接着,排营村委会各支部书记、小组长就目前各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为接下来建言献策环节提供重要依据。

回乡领导、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董继理就如何做好乡村规划编制提出建议。要基于镇情、村情,在吃透政策的原则上开展规划编制。要打好基础、整体推进,充分利用排营地理资源等优势,做好水、路、能源三篇文章。要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同时,整合、盘活农业资源,推进一三产业融合。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同抓共促。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挂钩县领导、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彭磊建议,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回乡“把脉问诊”,共同参与乡村规划编制,为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打下了坚实基础,是不忘初心的生动体现。县、镇、村相关负责人要加强引导,坚持“一盘棋”思维,从整体出发做好统筹谋划。同时,借鉴好经验、运用好成果,结合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承接乡村振兴,聚焦短板、共同发力整体推进,推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向纵深延伸。

回乡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杨映红在交流发言中首先对家乡发展建设的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目前短板和问题,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规划编制提出意见。要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在巩固水果蔬菜产业的基础上,打造试点,推进示范引领。聚焦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促进乡村旅游。在做好生产生活用水、交通道路等统筹规划和管护基础上制定实用、可行的村庄规划。做好生态保护、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和文化弘扬四篇文章。

“我从小就在排营长大,虽然现在在外工作,但是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接到村委会的邀请电话后就立马赶回了”“我认为教育一定要搞好,把以前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性竞争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随后,挂钩单位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和其他回乡干部积极参与讨论,并结合各自工作职能职责就家乡规划工作做了意见建议。

最后,镇党委书记表示,作为大营镇主要领导,同时也是家乡的一份子,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全力做好规划工作。将进一步压实责任,统一好思想,确定好方向,广泛动员党员乡贤建言献策,形成强大合力,助推乡村振兴,共绘美好蓝图。

一场座谈会,将“归雁”汇聚一堂,听取心声、收集“金点子”,为排营村委会乡村规划、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后期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王赵睿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