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葡萄文化旅游节】多措并举推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六月的宾川大地,沟沟峁峁已染就新绿。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宾川坝子上,漫山遍野的葡萄在夏日中散发着醉人的清香。近年来,宾川县立足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葡萄种植面积达17.26万亩,以葡萄为主的果业成为宾川县乡村振兴效果最明显的优势特色产业。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起点上,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重点从传统的以扩面积壮大产业,转向以提质增效强产业,从水果之乡向果业强县迈进。

据了解,近年来,在宾川葡萄种植中随着果农老龄化、果园老化、技术限制以及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宾川葡萄产业的发展,所以省力化、标准化种植成了当前宾川葡萄产业发展的重点。

为打破当前葡萄产业发展瓶颈,目前,宾川葡萄种植正按照种植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广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肥水一体化、规范防治病虫害管理等技术,建设一批现代化葡萄种植基地。


金牛镇农业组高级农艺师

刘凤弼


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克服了单篱架和单篱双倍的透光差、通风差问题。肥水一体化技术,很精准的控制葡萄肥料和水分,使整个面葡萄的长势非常均匀。病虫害防治的规范化,从葡萄萌芽到成熟采收,以预防为主,同时采用一些物理措施,比如说黄篮板、性诱剂等进行虫害控制。



同时,宾川积极引导葡萄种植户加大老旧果园改造,实现高标准规范化种植,逐步向现代化栽培模式转变。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引领下,主动承担起企业责任,成立了宾川纳溪河葡萄研究所,设24亩实验基地,800亩示范基地,进行葡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推进葡萄标准化种植以及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提升果品质量;倡导绿色防控,推进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治,确保葡萄果品安全;研究、推广葡萄园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实现节本增效。


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种植

技术指导员 朱聪钋


公司主要从纳溪河葡萄研究所获得技术支持,目前公司有24亩试验基地,800亩示范基地,每年还带着200至300户农户参与纳溪河好葡萄项目标准化生产。



在改变栽培模式的同时,宾川纳溪河葡萄研究所积极引进多种葡萄品种,顺应消费多元化趋势,引进尼娜皇后、阳光玫瑰、澳洲无子、浪漫红颜等一些比较优秀的品种,在宾川进行推广种植。宾川纳溪河葡萄研究所的变化是宾川县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种植

技术指导员 朱聪钋

引进了国内外一些比较好的品种,在本地培育,考察筛选出并在宾川推广发展。



据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家祥介绍,如今,宾川葡萄面积已达到17.26万亩,形成了以红提种植为主,多品种优质葡萄种植并存的良好产业局面。


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家祥

目前,宾川葡萄种植总面积17.26万亩,其中红提的种植面积占70%,克伦生占20%,阳光玫瑰5%到8%,其他的占2%左右。



近年来,宾川县持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建立龙头企业。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也始终秉承为政府排忧解难、服务果农的初衷,自2014年起开展了“纳溪河”好葡萄项目,以项目的形式推行葡萄标准化生产,采取“公司(研究所)+连锁店+基地+农户(社员)联果商”的做法,累计培育标准化生产示范户2100户,累计示范面积1.4万亩。累计带动农户3.1万户,累计带动面积20余万亩,累计节本增效1.4亿元,累计带动脱贫199户。

为增强宾川葡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宾川纳溪河葡萄研究所为科技支撑,由宾川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农用物资供应保障成立了宾川蜜园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水果种植的种苗、农业生产资料、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果品销售信息、节水灌溉设施、设备等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技物配套体系,实现品牌立体化,扩大市场影响力。


宾川县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种植

技术指导员 朱聪钋


公司打造的“纳溪河”品牌,实行统一包装,统一指导。



现如今,伴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宾川葡萄产业链条也快速拓展、主体类型愈加丰富、科研成果涌现,葡萄种植产业发展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由兼业型向专业型、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稳步转变,谱写出多品类发展、省力化栽培、立体化营销的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宾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家祥


下一步,我们将对园区进行规划,计划到2025年能够实现18万亩的种植面积,加大葡萄绿色食品标准的宣传、引导和示范推广,加大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的扶持,结合宾川实际,进一步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引导,实现节本增效。



图文/徐晓霞 高顺文 温昌盛 欧阳王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