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党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助推企业全面发展

近年来,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基层组织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早,走进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核桃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分拣、加工核桃仁,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成立于2013年的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拉乌乡碧鸡村。合作社成立后,立足拉乌乡共有核桃15.6万亩,年产达3000吨,核桃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实际,大力推广核桃标准化种植,延伸核桃深加工产业链,推进品牌化建设,实现核桃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全面加强党对非公经济组织的领导,合作社于2015年10月成立了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合作社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和“党支部+合作社+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核桃种植技术服务,并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有效发挥核桃价格稳定器的作用,推动拉乌核桃产业在艰难中稳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蒋云山


我们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把“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作为合作社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着力推动以组织、思想、实践和价值融合为核心的党建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合作社效能,以党建工作新成效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使得合作社各方面业绩稳中有升,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归属感也逐步增强,同时有力促进了全乡核桃产业的发展。



合作社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党日”,不断强化党员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培育工作动力,并将党建融合到合作社管理和员工行为中,注重谋求党员向车间业务骨干学习、车间业务骨干向党员靠拢,最终把把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把一线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在“双培养”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一线得到充分发挥,最终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乡社保中心协调努力下,成立扶贫车间,到车间打工的贫困群众最高达70多户,同时通过将核桃仁初加工外包,能够带动500人左右就近就地就业,可增加群众收入400余万元,2019年合作社被评为扶贫明星企业。


碧鸡村委会群众  李洪丽


这些年,在企业的带动下,核桃价格越来越好,平时企业还给我们提供技术培训,农闲时我们也来打工,增加了很多收入。




合作社党支部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动党员和工人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扶贫捐款2次,捐款4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捐资助学10余人次,捐款2万元,免费开展核桃种植、嫁接、管理、采收、烘烤等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社员700多人次。认真落实“万企兴万村”责任,全方位帮扶挂钩村新兴村。同时,碧鸡村委会争取省级5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定向投资给宾川县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分红5万元作为碧鸡村委会村集体经济。


拉乌乡党委副书记  朱智平


近年来,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动能,特别是在核桃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企业的优势,在核桃价格的稳定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推动拉乌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通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党支部引领下,云山果蔬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支部强引领、党员起作用、产业有发展、集体获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乡村发展新路径,2021年企业销售额3600万元,净收益达400余万元,每年以100万元的速度在增长。


拉乌乡党委副书记  朱智平


下一步,拉乌乡党委将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对经济的引领作用,不断推动拉乌的绿色果品产业发展。



图文/李永松  温昌盛  吴洪彪  赵彬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