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大营镇:“天眼+人防”全天候守护绿水青山,让火点无所遁形!



“小张,你负责的区域坝埂边上有2个人正在烧秸秆,冒烟子,赶紧过去看一下什么情况,马上处理。”走进大营镇应急指挥中心监控室,崭新的电子大屏映入眼帘,值班人员正来回切换、放大各电子分屏图像,林区实时动态尽收眼底。这便是大营镇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监测管理系统。


大营镇辖区林业用地面积约20.31万亩,森林面积15.71万亩,辖5个村(居)委会。近年来,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人防方式已不能满足森林防火工作需求。为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大营镇引入“互联网+”的思路,整合资金160万元,规划实施了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监测管理系统。在已有1个点位的基础上,新增9个智慧化监测点位,建设互联互通、信息通畅、高效敏捷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借助“天眼”力量,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巡护数字化、智能化。

大营镇副镇长
李忆冰
我们这个系统安装的是400万像素360度旋转无死角、可见光与热成像探测方式互补的智能视频采集设备,总的10个点位,覆盖半径3至5公里,探测距离可达10公里,做到对全镇302.5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全覆盖,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预警。



大营镇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监测管理系统集林火监测识别、火点GPS定位、图像处理、语音控制等功能于一体,一旦有火点火情,系统便能精准捕捉并自动报警,通过无线传输至指挥调度中心,应急救援队则闻令而动,及时打早、打小、打了,大大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和综合管控水平。


大营镇副镇长
李忆冰
你看,有几个人、在哪里用火、哪里冒烟,甚至是车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还可以通过监控设备下的语音喊话系统对野外非法用火的人进行语音震慑警告和制止,我们用手机也可以操控这个喊话系统。这对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图斑整治、“两违”整治及综治维稳都能起到有力的技术支持。

有了技防支撑,人防和物防也是关键。为提升森林火灾综合监测预防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营镇整合林政和武装基础设施等资源,整组应急物资储备库3个,投入24万元配备了无人机、风力和水力灭火机、阻燃服、灭火拖把等多场景防灭火装备,为防灭火工作奠定坚实物资保障基础。


同时,建立镇、村、组、护林员四级联动机制,加强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治理、重点人群监管、野外火源管控和应急值班值守等工作。进一步统筹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生态护林员力量,聘请60名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和生态护林员,组建专业扑火队伍1支49人,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的应急扑火队1支33人,村级半专业扑火队5支共100人。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森林防灭火知识,熟练使用和维护各种灭火工具,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确保发生火情时拉得出、打得赢。

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和近两个月的试运行,大营镇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监测管理系统项目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确保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不断提升林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绿水青山的全天候守护。
图文/王赵睿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