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岗位显担当——致敬乔甸镇退役军人中的奋进力量
乔甸镇广大退役军人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秉承军人本色,在基层一线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忠诚品格。今天,让我们走近乔甸镇三位扎根岗位的退役军人代表,感受他们在新时代征程中的奋斗风采。
杨光语:从军营硬汉到“富民支书”,乡村振兴一线显担当
杨光语2000年11月入伍,2002年12月退伍,在部队内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作为杨保村党总支书记,杨光语将部队锤炼的纪律意识和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任职以来,他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发展难题:对上积极争取项目,修建村内产业路8条,解决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在集镇农贸市场建设、杨保村光伏项目中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助力村集体经济增长超70万元。他常说:“军装虽脱,兵魂永驻,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我当下的‘战斗任务’。”在他的带领下,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周亚军:从优秀士兵到“执法尖兵”,为民执法一线守初心
乔甸镇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周亚军2003年12月入伍,2016年4月退伍,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爱军精武标兵”“优秀士官”“出彩先锋人”等荣誉称号。从部队转业安置到乔甸镇工作以来,周亚军始终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执法工作中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群众的“心上事”当自己的“上心事”。推动镇执法队规范化建设,规范开展行政检查300余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20余件;开展“挂村”惠民行动30余次,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解决解答群众“矛盾纠纷”“行政许可办证疑问”等60余件次。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的担当,践行“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杜羽翔:从全能战士到“便民多面手”,服务群众一线践使命
杜羽翔2005年入伍,2015年退伍。身为河边村委会副主任、村里五金店店长,杜羽翔把军营里的“全能素养”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硬核能力”。在村里,汛期暴雨时,村头排水沟堵塞导致积水漫到农田,杜羽翔扛起铁锹就带头清淤,踩着泥泞挖通渠道;邻里因宅基地边界起争执,他主动上门当“和事佬”,用在部队学的沟通技巧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让两家人握手言和。在店里,他始终坚持“能修就不换,小修不收费”。村民拿来的旧伞、坏秤,他都认真检修,零件坏了就从店里找替换的,修好后笑眯眯地递回去:“举手之劳,不用给钱。”今年经他手免费修好的物件就有四五十个。有老人过意不去,硬要塞给他钱,他总是摆摆手:“我是当过兵的,为大家做点事,比赚钱更踏实。”“只要群众有需要,我随时‘待命’。”这句朴实承诺的背后,是退役军人永葆本色的责任与担当。
一名军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座阵地。杨光语、周亚军、杜羽翔等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是乔甸镇广大退役军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他们以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为乔甸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向所有坚守奉献的退役军人致以崇高敬意!
图文/常鹏霄
编辑 责编/李丹
审核/杨宏毅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