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角镇:果树绿荒山 产业更甜美

力角镇位于我县最北端,属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和宽广的土地资源优势。近年来,力角镇立足镇域优势,积极发展以柑桔、葡萄、石榴种植为主的水果种植产业,通过重点企业积极带头进行标准化种植,打造样板示范企业,带动力角水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走进力角镇海良村委会腊东村的葡萄种植基地,连片起伏的葡萄已将昔日的荒山覆盖,目之所及,都是标准化种植大棚,大棚下藏的,就是在打着花穗、孕育着财富的葡萄。

腊东葡萄种植基地占地面积338亩,种植的品种以克伦森、阳光玫瑰为主,浪漫红颜和深红无核为辅,此外还引进一些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

基地负责人刘建永告诉记者,整个基地目前都实行标准化生产,同时进行标准化摸索和引种试验示范,通过基地生产带动县内广大葡萄种植户种植高品质、标准化的葡萄。

腊东葡萄基地在发展葡萄种植的同时,还为当地创造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多人就业。

刘建永讲到,目前固定用工有种植农户13户,带动基地全年季节性短工将近15000名劳动力,为当地群众增收150万左右。

在葡萄基地中打工的工人中,除了有来赚钱的,还有来学技术的。工人自国华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两个人在这里打长工,今年的工资,大概能达到10多万元,等技术学到手,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自国华说,在家里收入相当低,来到基地打工每年能拿到10多万,比在家里面的收入增加了许多,技术也学到了,老板对工人也好。在这里种个两三年,学到技术后,他也想回去家里发展。

这边的葡萄刚刚打穗,那边的柑桔已经缀满枝头。

走进位于小海良后山的宾川晴锦农业专业合作示范基地,满山的果树正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枝头上的沃柑已染上诱人的颜色。

如今满山的绿树,让人难以想象这些山坡过去的模样。

基地负责人杨兴贵告诉记者,这里的山坡以前只能种玉米,因为缺水,所以一年的收成,还要靠雨水。雨水好,收成就好,雨水不好,那就颗粒无收。

2016年,宾川晴锦农业专业合作示范基地负责人杨兴贵到此考察,他认为这里光热条件好,种柑桔一定大有前途。在流转周边1300余亩土地后,他在政府专项资金的帮助下,修通了路,并引来了水。

经过四年的发展,当初种下的小苗,如今已经果实累累;当初只长草不长树的荒山,如今已经披上绿衫。而基地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附近农户们学习技术和增加收入的场所。

 杨兴贵告诉记者,当地以前都是种包谷,现在都种果树了。同时,还带动了一些贫困户到这里务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今年,满园成熟的沃柑将为基地带来第一笔收益。杨兴贵估计,今年初挂果的沃柑产值将达到1200万元到1500万元之间。

据力角镇农业组组长李靖军介绍,目前为止,力角镇共有两个一千亩以上的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四个葡萄种植示范园、四个标准优质化柑桔示范基地。这些重点企业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力角镇6000多户农户加入到发展水果产业的队伍中。

截止2020年,力角镇水果种植面积已达6.26万亩,其中葡萄2.72万亩、柑桔1.82万亩、石榴1.24万亩。到2020年底,水果产值达到10.08个亿。

水果种植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力角镇未来产业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陈若男 白乘仲 吴松江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刘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