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信合:一枚党徽在田垄间“点石成金”
2025 / 07 / 25
来源:未知
乌蒙山深处,秋凉渐起。富源县中安街道的养殖户王大哥,心头的焦灼却胜过盛夏。猪舍里,几十头膘肥体壮的大河乌猪是全家的希望,此刻却也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生态循环系统再不升级,环保过不了关,几十万投入就得打水漂。”蹲在猪圈门口,王大哥满面愁云。引进新设备至少需要30万元,这笔钱,对于刚投下全部积蓄的他,无异于天文数字。
转机,来自一位裤腿上沾满泥点的共产党员,富源县联社客户经理小余。小余就是在“地毯式”摸排中找到王大哥的。他没有先谈贷款,而是戴上口罩,跟着王大哥在猪舍里转了一圈,详细询问起猪种、饲料和粪污处理的难题。
三天后,一笔30万元的“乌猪贷”便打到了王大哥账上,审批时间比常规流程缩短了近70%。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王大哥的故事,正是富源县联社“党建+产业链”模式的生动缩影。
截至6月末,富源县联社已累计为大河乌猪全产业链注入信贷资金3.24亿元。这3.24亿元,并非银行账上一串冰冷的数字,它化作了支撑50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约2万元的坚实底气,化作了超过1000个稳固的就业岗位,更化作了点燃富源这块“乌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星星之火。
夕阳西下,小余再次来到王大哥的养殖场。新的生态系统高效运转,空气中几乎闻不到异味。王大哥递给他一篮自家产的蔬菜,笑着说:“李经理,这比啥都金贵,是我们农民对你们‘百姓银行’的信任!”
小余把菜篮小心放在车上,感觉这沉甸甸的,不仅是蔬菜的分量,更是“背包银行”精神在新时代沉甸甸的回响。(黄合建)
编辑:李泽慧
责编:秦洪卫
监制:曹 飞
发布:严 萍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