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位于永胜县三川坝东面的长坪山名气越来越大,已成为永胜县林下经济的一张重要名片。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永胜县以发展食用菌、柠檬、沃柑等产业为抓手,让富民强县的“幸福产业”越做越大。
走进长坪山,山野中弥漫着一股特有的菌香,这里的林下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原本沉睡的松林,因种植食用菌而变得热闹起来,松树下枯枝、野草形成的腐殖质,孕育出助农增收的“山珍”。
村民在长坪山林下种植食用菌。(资料图)
“目前,共错季种植8种食用菌,包括黑白双珍(黑松露、鸡枞菌)。”长坪山林下产业园管理负责人苏明俊说,永胜县在长坪山投资1.2亿元,分三期建设林下经济产业融合示范园,园区规划林地面积2万亩,计划全年种植食用菌17种,力争2026年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
“林下食用菌产业能实现多重效益,最直接的就是通过立体种植提升土地利用率,避免与粮食争地。”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飞说,公司在长坪山林下产业园区的常规食用菌种植面积达5000亩,建成保育促繁基地2000多亩。林下种植高效利用林地资源,提升菌类品质,通过“核心基地示范+合作社+农户”模式,复制推广技术和经验,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能更好地引领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长坪山林下种植的鸡枞菌。(资料图)
在园区入口,记者看到,游客中心等文旅配套设施正在建设。“我们计划在一期、二期的基础上,打造集运动竞技、亲子游乐、研学体验、田园体验、观光游览于一体的国家级农文旅度假区。”苏明俊说,项目二期将建设长7.6公里的长坪山至三川翠湖连接线,开发森林旅游景点、森林运动观光线路,建设野外采摘体验区等,让林区变成景区。
“截至目前,永胜县以林下食用菌为主的林下经济面积达33.27万亩,年产值实现5.77亿元,带动2.88万户农户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并实现增收。”永胜县林草局副局长易丽梅说,2021年以来,永胜县通过长坪山林下产业园等示范引领,坚持“四化”(园区化、景区化、组织化、产业化)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沧阳(永胜古称)大地上“绿水青山”正成为一座座“金山银山”。
两年前,记者到位于期纳镇的佰亿高原特色工业柠檬产业园项目采访时,厂房还未建完。近日,记者再次到访时,一座年加工鲜果5万吨的现代化产业园已在高效运转。
坐落于永胜县期纳镇的柠檬产业园。(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香水柠檬不仅可加工为柠檬片、柠檬汁、柠檬饮料,还能提取柠檬精油、果胶、黄酮、苦素等精深加工产品。”云南柠好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柠檬鲜果经过清洗、冷磨、精油提取、黄酮提取和榨汁等工序后,变成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
产业园里,工人正在清洗柠檬。(丽江融媒记者 李扬 摄)
香水柠檬产量高、需求量大、产业链长。“公司向农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培训、保底收购等服务,农户每亩收入可达8000元。”刘泽鸿说,经过3年多的发展,产业园已形成了集种苗育苗、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冷藏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1000多户农户增收。
“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发展以工业柠檬提取为主的精深加工产品,覆盖大健康、日化、医药等领域,努力打造中国工业柠檬第一品牌,以全产业链带动全县柠檬产业稳步发展。”谈及未来,刘泽鸿信心满满。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9届南博会上,通过积极洽谈,刘泽鸿与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阿联酋等国家的客商签下了订单,推动永胜柠檬走向国际市场。
云南柠好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柠檬系列产品。(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柠檬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永胜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5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给予支持。目前,全县柠檬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1100亩发展到10000亩,覆盖全县14个乡(镇)。在大安乡,仅永安村委会就发展柠檬1200亩。
“柠檬产业已成为永胜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重要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永胜县农业农村局园艺站站长李俊杰说,目前,永胜县正依托柠檬产业园和龙头企业带动,发挥生产基地优势,推进柠檬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采写:潘杨劲松 戴汝杰 李扬
责编:李琳瑛
校对:李 桥
二审:潘杨劲松
终审:杨国钧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