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第二阶段性总结

7月26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阶段性总结会在云南省宾川县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举行。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5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实践团队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宾川县阶段性的实践成果与体会。

据介绍,在这两个星期里,实践团队的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和农户家中,围绕宾川的特色产业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协助当地农民进行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指导,学习宾川的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同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此外,研究生们还进行了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调研等工作。总结会上,各小组分别汇报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

彭进山

“宾川的科技小院以及整个水果产业已经非常完善。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来宾川学习如何借鉴这里成熟的科技小院运行模式。我在的葡萄科技小院,是这边具有代表性的远航植保公司,它有完整的葡萄生产链条。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通过调研并与他们同吃同住,学到很多课本和文献中无法涉及的知识,同时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 

张琦悦

“在宾川学习的这段时间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葡萄产业,来宾川之后,了解到宾川的风土人情和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对葡萄主要的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措施有了具体认识。未来,我希望能够为宾川的农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阶段性总结,实践团队既展示了丰硕的成果,也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彭进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整个葡萄生产链条,进一步学习其运行模式。”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中国农业大学选派了50名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实践团队,分赴宾川葡萄科技小院、果蔬科技小院、柑橘科技小院及宏源合作社、滇橄榄协会及五个村委会驻扎点,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而两星期一次的总结会,也让他们的目标更为明确。

宾川高原特色果蔬科技小院院长

陈鑫

“我们每两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展,给予针对性指导,确保他们的学习方向符合我们的培训规划;二是发挥监督作用,检查学生们是否真正投入学习、是否完成了既定任务,同时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琦悦:“我觉得开展总结会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 ,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因为平时大家是分散在各个小院,专注于各自的领域研究。通过这样的总结会,我们可以聚在一起交流,我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在各个小院的收获,还能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机会。”

据悉,实践团队的学生们将围绕作物种植、产业调研、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实践活动,最终实践活动将于8月15日结束。

END


图文/徐晓霞 王静红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时长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