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科普】"会校”结合凝聚“银龄”力量——宾川县老科协农业科普进校园成效显著

宾川县老科协自2O03年成立以来,充分利用“银龄”力量,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余热,为社会作贡献。2022年4月至今,结合宾川农业实际,与金牛二小开展“会校”结合农业科普进校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赋能、凝聚“银龄”力量、发挥余热。宾川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从实际出发,探索新时期老科协、老科技工作服务途径,充分调动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奉献社会,快乐自己”,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专业特长,与宾川县金牛二小开展“会校”结合科普进校园活动,先后组织从事玉米种业培植的“云南宏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级农艺师张志奇,州农科院从事经济作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凤刚,从事农业机械示范应用的高级工程师李建昌等10位退休科技人员,参与开展农业科普进校园活动专题讲座。从2022年4月至2025年6月,每学期每周星期一下午开展1节课2个班级108人参加的农业科普讲座,至2025年暑假前已授课86节次、覆盖172个教学班9288人。

       立足实际 、主题鲜明、科普讲座有声有色。为了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好”,老师们精心备课,用心选择孩子们适合听、喜欢听的主题和内容,讲座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结合动画、短视频、农作物标本、种子、农用工具、模型、农产品、故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丰富多彩课堂交流互动,从传统农耕文化到现代农业的转变,绿色种植到生态保护,从土地、种子、生长奇妙的故事,讲述“玉米的起源及应用”,“农业‘八字’宪法与农业产业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等13个专题,把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故事,引导同学们走近科学。玉米的起源及应用,以玉米的育种故事,到玉米育种和良种的重要,玉米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及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农业“八字“宪法与农业产业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明确“八字”宪法是中国农业科技的“母法”,与农业产业、各作物及现代农业密不可分;葡萄起源的故事、浅谈柑桔、油菜作物,明确了葡萄、柑桔、油菜作物的引进、种植、发展,为宾川农业产业的贡献;昆虫小知识、云上智能中药材介绍,对自然界和科学发展有更深的认识;结识水稻、珍惜粮食,明确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树立珍惜资源、节约粮食意识;新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介绍了农机对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现代农中的作用;蔬菜与健康,突出蔬菜与人们健康的关系,应把健康蔬菜生产放在首位,树立“人以食为天,健以食为先”的理念。讲座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结合实际。

             “会校”结合、农业科普进校园成效明显。金牛二小作为“云南省科普示范学校”,在教育“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减法,率先开展“会校”结合,开展农业科普进校园活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让广大同学逐步了解农业科学知识,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种子。通过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向学生普及农业基础知识、前沿技术和实用技术,让学生了解农业领域的广阔和重要,树立对农业的热爱,在心中埋下热爱农业的种子;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为基石,融入到科普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之中,将科学家精神转化为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认识到农业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激励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点燃心中的科学梦想。

       县老科协将进一步调动利用“银龄”力量,积极发挥作用,探索新路子,拓展新方法,扩大新区域,优化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通俗性和互动性,使活动取得更显著的效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杨凤刚  韩世琼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李 蓉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