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来看看人家怎么种葡萄!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在金牛镇建了个葡萄园。


连日来,宾川县金牛镇太和社区先后在新品种种植区试园栽下10850株阳光玫瑰葡萄。这是宾川县金牛镇实施沪滇扶贫协作建设项目,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葡萄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路子迈出的新步伐。

项目支撑有力。2020年,宾川县从脱贫攻坚项目库存中争取到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云南(宾川)区试园项目,规划建设三个功能性园区,分别为葡萄种质资源圃(母本园)(杨公箐科技示范园东园共32亩)、种植园(太和社区共210亩)、葡萄新品种采摘观光展示园(杨公箐科技示范园西园共58亩)。目前已投入“一县一业” 资金 195 万元,在母本园(杨公箐)栽种葡萄83个品种,共1165株。镇党委、政府在太和社区组织实施了总投资为1160.48万元的种植园建设项目。截至目前,种植园已投入上海援滇资金 1000 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由宾川县富鑫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福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大理乾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60.48万元。共完成场地平整128亩,土壤改良培肥120亩,新建温室大棚100亩,安装环境监测系统及水肥一体灌溉设施202亩,新建一栋设备用房72㎡,新建一座土工膜蓄水池6000m³,栽种阳光玫瑰葡萄10850株。

技术保障到位。镇党委、政府把太和社区种植园项目列入全镇“十四五”规划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制定《金牛镇太和社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云南(宾川)新品种种植区试园项目(一期种植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采用标准连栋温控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能科学监测葡萄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为落实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预警防治等生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葡萄园开展机械化作业试验示范工作,引进先进果园机械,减少和替代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益。公司在项目基地配备先进设备由专业人员维护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发挥最大效益。

服务管理有序。项目采取“政府+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由政府投资,由企业托管,种植收益按比例进行分配。发动太和社区五组、六组的101户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工作,社区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共流转项目建设用地128亩。聘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为项目建设编制规划设计、制定技术方案及开展好技术服务与技术指导。同时,组建成立宾川县志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对项目的实施和效益分配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通过实行标准化种植和管理,进一步提升葡萄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可直接带动镇村两级集体及以土地入股农民和建档立卡户增加收入。


图文/沈洪斌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刘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