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哨兵”炫酷亮相,县医疗集团布局全县移动式发热哨点

“请把嘴巴尽量张开,一哈就好了……”在州城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在一个“大柜子”里,隔着玻璃,按规范流程完成了一名就诊群众的核酸咽拭子采集。

近期,到县、乡各医院看病就诊的群众发现,在医院院子里多了几个现代感十足的炫酷“大柜子”,有的就诊群众到“大柜子”就诊和核酸采样。

原来,这些“大柜子”是宾川县医疗集团统一引进后配置到县、乡各医院的移动式发热哨点诊室和核酸采样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宾川县医疗集团发挥县域医共体疫情防控“一盘棋”管理的优势,结合17个县乡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分院)实际情况,通过调研考察后,共投入190余万引进了13台移动发热哨点诊室、15台核酸采样工作室,该批设备全部配置到了3家县级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县、乡医疗单位移动发热哨点和核酸采样全覆盖。

别小看移动发热哨点诊室“迷你”版的“身躯”,却严格按照包括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在内的“三区两通道”标准建设,有效规避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移动发热哨点担当着发热筛查网络的前沿“哨兵”,不仅更好落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基本要求,也方便了发热患者就近就诊和减少人员聚集。日常期间对发热患者进行诊断登记、分诊、治疗、隔离与转诊等;疫情防控期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承担对发热人员的排查、登记、管理、流调、隔离、采样、转诊与消毒等任务,将筛查关口前移,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核酸采样工作室简洁方便,一人即可完成登记、打印、试管发放、采样全过程,既提高了采样的效率,为患者缩短了就诊时间,也大大缓解基层医务人员紧缺的现状。工作舱内采用多种现代化智能系统,不仅能保证舱内消毒质量以及空气洁净度,还能进行红外无接触式测温,温度异常便会自动报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大柜子”里工作,医护人员可以脱掉防护服,在这个“空调房”里安全完成诊查和采样工作。“宾川天气热,如果穿着密闭防护服里面的衣服一哈就湿透了,体力消耗大。现在有了这个设备,我们不消再穿防护服了,喝水、上厕所也方便多了。”一名采样的医护人员开心地说道。

引进的移动发热哨点和核酸采样设备,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暴露风险、高温作业风险,更极大节约了医院防护物资以及基础建设投入经费。同时,设备可以移动,随时“拉就走”,调就“全体集合”,为疫情防控“平战结合”创造了高度的机动性,真正体现医共体疫情防控“一盘棋”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老百姓就诊的第一接触点,也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哨所”。有了这些前沿“哨兵”,能助力更好地落实“四早”要求,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理、精准管控和有效治疗的目的,全面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和核酸采样工作室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文/李金玲

编辑/王静红

责编/王翠芳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刘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