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川县拉乌水厂养殖基地通过科学养殖和生态管理,成功培育出优质三文鱼,目前存栏量达2万余尾,年产量约30吨,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当地特色水产养殖的亮点。这一成果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走进宾川县拉乌乡水厂村的三文鱼养殖基地。只见一个个依山而建的标准化梯级鱼池错落有致,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池中上万尾三文鱼争相游弋,场面壮观。
“水厂的总面积在2亩4分,共有14个鱼塘,投放了2万多尾鱼苗,目前的产量在30吨左右,年产值大约80万元。”
拉乌乡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常年低温且水流不断,非常适合三文鱼生长。
拉乌乡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安志忠:“我们拉乌乡生态好、环境好,水质好,用天然的山泉水活水养鱼,这里的水温不超过18度,三文鱼的存活率高,养殖过程中不用特殊技术,正常维护和管理即可。”
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文鱼好的品质,这里的三文鱼肉质鲜美、口感细腻,深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
拉乌乡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安志忠:“销路不用愁,昆明、曲靖、大理的客商都来采购,本地市场也大多在我们这里购买,产品供不应求,自然就消化完了。”
拉乌水厂三文鱼的养殖成功,不仅证明了拉乌的生态极好,还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三文鱼养殖是拉乌乡产业扶贫项目,其运营模式为宾川县农业农村局投入资金50万元,其余由安志忠进行管理和负责,盈利后每年向乡政府分红5万元,期限为10年,用于发展产业扶贫。此外,基地所在的大厂村集体每年也能从项目中获得数万元收益,真正实现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拉乌乡三文鱼养殖产业有望成为宾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